原標題:“退改簽”新規(guī)能否撬動市場深層變革
“退改簽”新規(guī)能否撬動市場深層變革
業(yè)內人士指出,電影放映是時效性很強的特殊服務業(yè)態(tài),如何在影院和消費者之間尋求利益平衡,考驗著相關各方的智慧
“一經售出,概不退換”,2016年以前,電影票不能“退改簽”,一直讓普通觀眾頗為頭疼。此后,雖有多家購票平臺陸續(xù)推出相關業(yè)務,但電影票“退改簽”亂象也隨之頻現并受到各方詬病。9月18日,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發(fā)布《關于電影票“退改簽”規(guī)定的通知》(簡稱《通知》),要求各院線、影院投資公司、影院在與第三方購票平臺簽訂電影票代售協議時,要明確“退改簽”規(guī)定,優(yōu)化流程、簡化手續(xù),履行對觀眾的告知義務,便于觀眾查閱和社會監(jiān)督。
《工人日報》記者調查發(fā)現,電影票支持“退改簽”有利于保護消費者權益,但究竟何時才能實現全面“退改簽”還是未知數。目前,電影院與各大網上購票平臺仍未出臺詳細落地措施。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這很大程度源于電影票“退改簽”可能只是制片、發(fā)行與放映各方利益抵牾的冰山一角,“落地難”癥結最終仍指向院線制及電影消費環(huán)境亟須推進的深層次改革。
全面落地難在何處
雖然《通知》已下達半個多月,但各大影院和購票平臺尚無明顯響應。根據《通知》要求,各影院應在大堂醒目位置公示購票“退改簽”須知,以保證觀眾在進入影城柜臺購票時,提前了解到影票“退改簽”規(guī)定。但《工人日報》記者在北京市的東西城區(qū)實地走訪多家影院,并未發(fā)現有電影院在大堂布置明確公示。經過咨詢,只有少數影院表示,通過會員卡,且在電影院現場購買的電影票才可限時退改。
而在貓眼、格瓦拉及淘票票等熱門購票平臺上,也僅有極少影院場次支持“限時退”和“限時改”。對此,客服解釋說,選座電影沒有退改標志的暫不支持退款改簽,有退改簽提示的影院,僅支持影片開場前公布時間內申請退款改簽。
“電影票一經售出、概不退換的銷售方式其實很像演出、培訓的售賣方式,如果把自己定位成是體驗型消費產品,除電影票之外,很多行業(yè)其實都有類似銷售方式。”雖已接到通知,但北京朝外大街一家影院經理卻對《工人日報》記者提出自己的看法。“不是我們不考慮普通消費者臨時有事的特殊情況,但若遇到粉絲故意鎖場,或者影片出品、宣發(fā)方面故意在預售時大量購票而在上映前退票的惡意誤導,影院不得不改變正常排片。這使我們將承擔轉空場的巨大成本,造成難以彌補的虧損。”這位經理解釋說。
實際上,從2016年電影《葉問3》7600余場和3200萬元票房被認定為虛假票房后,今年清明檔熱門影片《后來的我們》也卷入“退票風波”。網絡預售后出現大量退票事件,暴露出電影市場“野蠻生長”亂象。業(yè)內人士透露,如果“退改簽”成本付出低或程序簡單,造假者以“空手套”方法即可實現“炒高單片票房”目的。也就是說,如果相關利益方把“退改簽”當做撬動票房的杠桿,《通知》的良好初衷不但難以實現,更會激起影院方強烈抵觸。
尚需相關法律護航
根據《通知》要求,電影票“退改簽”規(guī)定要條款盡量細化,做到權責清楚。“退改簽”規(guī)定中應明確:是否同意“退改簽”或什么樣情況下允許“退改簽”;對于同意“退改簽”者,應明確“退改簽”服務流程及“退改簽”服務電話。
實際上,通知并沒有硬性要求所有院線必須開放退改簽業(yè)務,只是規(guī)定:“是否同意‘退改簽’或什么樣情況下允許‘退改簽’”。也就是說,電影院可以不允許退改簽。雖然中國電影發(fā)行放映協會明確表示,正在抓緊制定改進完善電影票“退改簽”工作實施方案。但在法律條文未出臺之前,法律約束力強度不夠,這也一定程度加大了電影票“退改簽”實施難度。
“電影票‘退改簽’本身關乎的不僅是一張電影票的價值,而是一個嚴肅的法律問題。目前,行業(yè)協會下發(fā)通知在法律級別劃分上效力非常低。從法律上說,影院公示影票價格、時間、座位本身構成《合同法》規(guī)定的邀約,而購買行為則構成承諾。邀約加承諾即構成完整合同。在沒有法律規(guī)定影院‘退改簽’義務情形下,購買者解除合同的依據是什么?僅以行業(yè)協會的通知顯然不足。因此‘退改簽’仍面臨無法可依。”北京海潤天睿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王巖律師告訴《工人日報》記者。
針對后續(xù)以法律條款為“退改簽”政策保駕護航問題,王巖認為,好的政策應是兼顧各方利益,并尋求其平衡點的公平政策。電影放映是時效性很強的特殊服務業(yè)態(tài),如何在影院和消費者之間尋求利益平衡是一個復雜問題,需理性和智慧地制定出合理政策。
呼喚院線制結構性改革
近年來,我國電影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態(tài)勢,2017年國內電影票房已達559.11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26.78%。在2012年銀幕數僅有13118塊,短短6年時間,銀幕數增長4倍,目前50776塊的銀幕總數更穩(wěn)居世界電影銀幕數量第一。隨著票房體量不斷增長及產業(yè)硬件快速發(fā)展,中國電影產業(yè)軟件建設卻未能同步跟進,“退改簽”規(guī)定的出爐,正像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引發(fā)業(yè)內對于院線制度、消費環(huán)境等多方深層改革的呼聲。
“院線、影院投資公司、影院、第三方購票平臺之間接口很多,協調各方利益和權責的確給落地時出臺細則增添極大難度,而黃牛票和惡意退票情況又的確存在。此外,用戶退票也會給影院票房統(tǒng)計造成影響,而不支持‘退改簽’是否就可以認定為霸王條款則存在一定爭議空間,因此當務之急反而是健全相關法律規(guī)定,才能倒逼院線出臺具體規(guī)范細則。”《中國電影產業(yè)研究報告》執(zhí)筆人張若琪對《工人日報》記者指出,如果因為系統(tǒng)不夠完善或有人操縱、干擾市場,而犧牲大多數真實用戶退改簽利益,這樣的做法也明顯不妥。
只有遏制電影票“退改簽”風險漏洞,才能提高影院和購票平臺推動落實的積極性。例如,電影票依據退票時間收取比例不等的退費手續(xù)費?;蛟谵k理“退改簽”時,要求實名登記。這樣一來,勢必大大提高別有用心者刷票退票的操作成本,一旦出現疑似惡意刷票現象,有關部門調查起來也可順藤摸瓜。
“如果沒有周密細則堵住買票房漏洞,‘退改簽’反而可能導致金融杠桿過度撬動,擾亂破壞生產要素間的有機關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孫佳山在接受《工人日報》記者采訪時認為,由于房地產、人工等壓力,當下院線經營仍是杯水車薪,面臨很大的成本負擔。
“金融杠桿利用‘退改簽’,虛晃一槍達到宣發(fā)目的,那么院線利益誰來保證?事實上,這不只是電影管理部門的問題。院線制亟須改革,必然涉及經濟、立法等多部門聯動。”孫佳山指出,正是2016年證監(jiān)會叫停涉及互聯網金融、游戲、影視、VR四個行業(yè)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才關上此前一系列買票房事件的閘門。因而,整治電影消費環(huán)境時,如果沒有變革院線制現有結構,致使金融資本乘虛而入,則很可能難以實現《通知》期望的效果及電影市場的有機良性發(fā)展。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