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對老百姓如何獲得“形”的健康和“心”的安寧,有著獨特的解讀,快來看看有沒有給你一些啟發(fā)。
飲食養(yǎng)生:食飲由“禮”
《論語·鄉(xiāng)黨篇》中說:“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可用現(xiàn)代語言將其歸納為兩個方面:色味方面,變色、變味者不可吃;制作方面,烹飪不當、佐料不妥者不吃。
孔子對飲食之道的論述,核心是飲食要合“禮”。即對飲食要有節(jié)制,“禮”的核心是自律,是為所當為。飲食也一樣,食所當食,不吃“不正”之食。
起居養(yǎng)生:勤而不過勞
《論語》中,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對。子曰:“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孔子認為愛學習、勤用腦是促使大腦保持活力的靈丹妙藥。
飽食終日、無所事事不可取;茶飯不思、夜不能寐不可取。正確做法是保持適度緊張,能增強適應生活和抵抗侵害的能力。如果過于緊張,超過一定限度就會適得其反,把弦繃得太緊,會造成腦力、體力透支,導致對疾病的抵抗力下降,不利健康。
情志養(yǎng)生:君子三戒
《論語·季氏篇》中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少年時血氣沒有穩(wěn)定,要戒貪戀女色;壯年時血氣方剛,要戒爭強好斗;老年時血氣已經衰退,要戒貪求。
生命追求:仁者壽
《黃帝內經》里以“不仁”為一種病。比如一個人半身不遂,身體一些部分變得毫無知覺,這就是“不仁”。身體上感知異常,自然要警惕,而心靈上的“不仁”同樣會影響健康。
孔子的人生觀并不將“長壽”作為追求,長壽健康只是人生命價值實現(xiàn)自然而然的結果之一,即“仁者壽”??鬃诱J為,“仁”是一種人能幸福、安然、健康體驗生活的能力。在物質條件已然豐富的現(xiàn)在,“仁”這種能力尤為重要,要加強心靈修養(yǎng)。
孔子所謂“仁者”,不僅是過去所理解的“道德標桿”,更是一種人生覺醒的堅守狀態(tài):困境中,能堅守自己的本分;富貴之時,能夠善待他人,講求禮義道德;面對誘惑,能夠從內在生命里涌現(xiàn)出節(jié)制的力量;面對充滿灰塵的生活時,能堅守靈魂的凈潔。
感受人生,又能選擇自己的堅守,以樂觀、善意目光看向世界,以愛回報愛過我們的人,有這樣能力的人,身心健康而安寧,長壽也就成了自然的結果。
綜合自《中國中醫(yī)藥報》、養(yǎng)生中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