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新華全媒頭條)長江村里話長江
新華社上海8月12日電 題:長江村里話長江
新華社記者季明、李平、王自宸、劉巍巍
萬里長江,千百年來以母親的胸懷滋養(yǎng)著兩岸民眾,蜿蜒曲折之間,星羅棋布著成千上萬個村落,它們之中有數(shù)十個擁有著同樣的名字——長江村。
改革開放40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分別來到位于長江上中下游的3個長江村,探訪這些依長江而生、因長江而興的村落,在新時代唱響的長江新歌。
上游務川縣長江村。拼版照片:左圖為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浞水鎮(zhèn)長江村;右圖為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浞水鎮(zhèn)長江村新貌(務川縣委宣傳部提供)。新華社發(fā)(資料照片) 上游務川縣長江村:一類貧困村的決戰(zhàn)號子
從空中俯瞰貴州省遵義市務川縣浞水鎮(zhèn)長江村,新建的農民住房白墻黛瓦,一條柏油路穿村而過,村頭的汽修園里卡車進進出出,山上云霧繚繞處是白茶基地、中藥材基地。讓人很難想象這里曾是貴州省一類貧困村。
“我們村過去被叫做‘黔北旱碼頭’,地處烏江上游,緊鄰重慶,自古以來是黔北通往重慶的一個交通要道。”務川縣組織部駐村干部宋聚超說,務川縣長江村在明清時期相當熱鬧,務川出產的茶葉、中藥材、大米、朱砂等經這里的茶馬鹽道運到重慶武隆烏江邊的江口鎮(zhèn),再經長江運往全國各地;換回的鹽巴、布匹等生活物資再經這里運進貴州山區(qū)。
但隨著時代變遷和黃金水道衰落,曾經輝煌的“旱碼頭”漸漸失去了榮光。長期處于半封閉農耕社會的長江村成為貴州省一類貧困村,人均只有1畝耕地的現(xiàn)實使得村民種地只夠維持溫飽,看不到希望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選擇離開。
“一頓省一口,十頓節(jié)一斗,好吃不過油炒飯,白菜也當三分糧,有了苞谷(洋芋)心不慌。”這段苦澀的順口溜,曾流傳于黔北貧困地區(qū),也是務川縣長江村過去的真實寫照。
歷史性的改變,發(fā)生在黨的十八大之后。在黨的精準扶貧政策幫助下,長江村村民走上了水泥路、住進了新樓。“以前我們出門都要穿雨鞋,回來踩得一腳稀泥巴,現(xiàn)在好了,穿著布鞋就可以上街了。”今年71歲的貧困戶何全勇說。
何全勇是村里有名的貧困戶,過去與老伴拉扯獨孫何良林長大,日子相當艱難。2014年,老何家成為長江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政府連續(xù)兩年給予他4000元幫扶資金,幫助他發(fā)展養(yǎng)牛、養(yǎng)豬、養(yǎng)鴨、養(yǎng)蜜蜂等產業(yè),去年他從這幾項產業(yè)中獲得2萬余元收入,再加上每年享受農村低保6000元,支撐老兩口供孫子讀完高中。何良林很爭氣,今年高考考出660分,即將進入武漢一所高校就讀。
務川縣長江村村支書覃玉蘭介紹說,2014年以來,務川縣投入700多萬元幫助村里修通30多公里致富路,投入400多萬元幫助村民發(fā)展茶、中藥材、牛、豬、雞等脫貧產業(yè)。從去年12月開始,政府又投入276萬元對334戶村民實施了修院壩、危房改造、改廁所、改牲畜圈等人居環(huán)境改造。“通過精準幫扶,長江村村民基本實現(xiàn)了戶戶喝上自來水,住上安全房,家家通了水泥路。”
2014年務川縣長江村有貧困戶180戶814人。經過精準扶貧,去年長江村脫貧摘帽,目前貧困發(fā)生率降至0.6% 。
“距離2020年還有2年多,我們村還有貧困戶34戶132人,我們的目標是不讓一個人在脫貧路上掉隊。”覃玉蘭說。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