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魏永賢)安康嵐皋縣堰門鎮(zhèn)青春村,高高的山上60歲的毛安銀在曬苞谷,曲曲彎彎的山路邊,一個個竹編圓簸箕里曬著金色的苞谷,一片豐收的景象。
毛安銀的丈夫左明學今年66歲,患有肺氣腫,干不了重活,夫妻倆在家門口脫落玉米,活不算重,但左明學也是上氣不接下氣。
左明學說,家里的重活都是老婆干的,山坡地里收苞谷,3000多斤苞谷都是她一背簍一背簍背回家的。
他們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大女兒遠嫁四川,小女兒在廣州打工,還沒有找對象。兒子結婚后,在漢中城固縣買房安家。
毛安銀說:“兒子兒媳買房我們給了20萬元,這是我養(yǎng)蠶、養(yǎng)豬一分分積攢的錢。”
這是毛安銀養(yǎng)蠶的地方,現(xiàn)在蠶繭都已出售。毛安銀在蠶室算起了今年的收成,她說:“往年我要養(yǎng)8張蠶,今年只養(yǎng)了4張,4張蠶的蠶繭賣了6000元。老母豬一窩下了9頭豬崽,自己留了3個,賣了6個掙了5000來元,今年老母豬還能下一窩。”
毛安銀說:“今年的苞谷長得挺好的,但被野豬糟蹋了不少,5畝苞谷至少被野豬吃掉四五百斤。除了苞谷、紅薯、土豆,還種了15畝芍藥,10畝核桃。”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