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无码视频免费看_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_国产成人久久AV免费看国语版_A人片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白鹿原上編燈人(追夢·傳承)

2020-08-15 09:12:1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摘要] 西安東郊白鹿原上,竹編燈籠遠近聞名,已傳承300余年。原上“編燈第一人”,當屬王學坤。...

  原標題:白鹿原上編燈人(追夢·傳承)

  圖為王學坤在編織燈籠。本報記者 高 炳攝

  西安東郊白鹿原上,竹編燈籠遠近聞名,已傳承300余年。原上“編燈第一人”,當屬王學坤。

  一片竹林,一把篾刀,一頂馬扎,靠著這三樣,80歲老漢王學坤編了70多年燈籠。

  戲燈夜游浪漫景

  驅車來到“燈籠村”灞橋孫家溝,王學坤的家就在鯨魚溝邊上。

  “小時候,鯨魚溝里竹子又好又多。”王學坤精神矍鑠,端來馬扎,打開了話匣子。五六歲時,他接過父親遞來的竹篾,練得一身童子功。妻子張淑亞19歲嫁到孫家溝,編燈籠技藝也突飛猛進。

  “白天,一大家子在原上忙農活,晚上回到窯洞,大人娃娃們圍著煤油燈坐一圈,開始編燈籠。破竹的、滾漿的,全家齊上陣。”張淑亞說。

  “白鹿原上的竹燈有各種樣式,花瓶燈、星星燈……最常見的是火葫蘆燈。”王學坤告訴記者,“老輩人有講究,竹子四季常青,用它編的‘火葫蘆’象征長壽富貴。”

  在關中民俗,紅彤彤的燈籠是正月里舅家送給外甥最好的禮物。過了大年初五,關中道上的送燈隊伍絡繹不絕。夜幕降臨,小孩嬉戲打鬧,路上燈光點點,“戲燈夜游”曾是關中的浪漫一景。

  前些年,每到臘月底、正月初,是孫家溝人最忙的時候。張淑亞挑著竹筐賣燈籠,黎明雞叫出發(fā),下了溝,上了原,太陽掛在樹梢時,能趕到集市上。200個精巧的火葫蘆,一晌就賣光。

  “現(xiàn)如今,竹筐挑不動了。一到臘月底,臨潼、富平一帶的商販,直接到村里批量收購。”王學坤看著老伴笑道,“時代不同了,我倆喜愛編燈卻沒變,一天不編都不行。”

  14步驟見真章

  “所有制作流程,可分為14步:選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劃篾、盤篾、分篾(捻篾)、編織、收口、烘烤、捏圓、滾漿、糊紙。”王學坤介紹,“其中最難的,是破篾、起篾、劃篾。我到22歲才開始上手學這幾步。”

  鯨魚溝里,兩年生竹子較合適,竹節(jié)至少1尺長。以每兩個竹節(jié)為單位,王學坤先用篾刀把它們破成細長竹條,每條約1厘米寬、2毫米厚。

  “下面環(huán)節(jié)最講究精細。”王學坤戴上老花鏡,左手固定竹條,右手拿著篾刀,將竹條從中間分為兩層、四層,再將寬度分為兩半……在變細的竹篾上輕輕一劃,用牙咬住劃開的竹篾并均勻扯下去,瞬間扯出很多根如同細掛面一般的篾絲,令人叫絕。

  “掌握篾刀的力度靠的是經驗與手感,這步決定了篾絲的厚度。”在王學坤看來,太厚則燈籠硬,容易被折斷;太薄則燈籠軟,沒有精氣神,“最關鍵的這幾步,需要悟性與訓練。”

  燈籠由15條竹篾交錯盤在一起,形成杯口大的圓底。王學坤將篾絲一一分捻開,交錯穿插編織,手勁均勻。收口處,他把多余的篾絲編插進燈籠內部,確保表面光滑無痕。

  “這些成形的竹篾燈,在火爐邊烘烤、捏圓,就能達到理想形狀。”王學坤說,把燈籠中間部分放在漿糊里滾一圈,再糊上10厘米寬的紅紙,燈籠就做好了。“我和老伴一個劃篾一個編,配合很默契。聽著廣播唱秦腔,說笑著把活就干了。”

  希望在娃娃身上

  數(shù)百年來,竹篾子燈籠,成為白鹿原上一個獨特的文化符號,2007年被列入陜西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對王學坤和老伴而言,除了各式燈籠,他們的絕活可不少:編籠,編筐,編篩子、竹簾子、竹帽子……歲月沉淀下來的,全是老手藝。跟老人學藝的侄孫王少波今年40歲,是王家的第九代傳人。這幾年,他在離家不遠的白鹿倉景區(qū)非遺街上,開了一家“竹編燈籠”鋪子。

  “現(xiàn)在春節(jié)舅家送燈,多送帶音樂的電子燈。傳統(tǒng)的竹編燈籠需要新創(chuàng)意。”王少波的店鋪里,竹編小物件兒琳瑯滿目,最顯眼的要數(shù)“燈籠臺燈”,細細的竹篾呈放射狀,極具設計感;“燈籠花籃”也受到青年人喜愛……

  在王學坤看來,僅靠家傳,難成氣候,“希望有更多年輕人,能認可、喜歡、從事這門傳統(tǒng)手藝。”這些年,王學坤和老伴參加了400多場公益非遺展演。“我們最高興的是進初中課堂,小朋友全湊了上來,圍了一圈。”

  前年暑假,一批上海小學生來到白鹿原,在王學坤家里學編燈,樂壞了老兩口。兩天時間,十幾個孩子從砍竹子開始,體驗每一道工序。“臨走前,每個孩子都編了一個小竹燈,高興地帶回家了。”王學坤說,“老手藝的希望,就在娃娃們身上。”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15日 第 05 版)

編輯: 張潔

相關熱詞: 白鹿原 編燈 傳承 王學坤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xié)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fā)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