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山是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yè)的發(fā)祥地,也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新聞山”。通訊員 崔越攝
3月24日,延安陽光明媚,這片革命圣地一如既往散發(fā)著令人向往的魅力。
屹立于延安城中心的清涼山,隔延河與寶塔山相望,默默訴說著那段激昂澎湃的歲月。
“百年積弱嘆華夏,八載干戈仗延安。試問九州誰做主?萬眾矚目清涼山。”這是中共七大時,陳毅同志所作的盛贊延安的一首詩。
黨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國共產黨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不斷走向勝利的十三年。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無數(shù)有志青年從四面八方奔向延安,只為在黑暗的世界中追尋理想與信仰的光芒。也是在這個時期,中共中央黨報委員會、新華通訊社、解放日報社、延安新華廣播電臺、中央印刷廠、邊區(qū)群眾報社等眾多新聞出版單位都在清涼山辦公,通過一張張報紙、一聲聲電訊號,將黨的聲音傳播到全中國乃至世界。
這里是新中國新聞出版事業(yè)的發(fā)祥地,也是名副其實的“紅色新聞山”。
“筆和槍是戰(zhàn)勝敵人的兩種銳利武器。20世紀30年代,正是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難關頭,黨中央締造了英勇的人民武裝隊伍,也建立起一支精悍的新聞宣傳隊伍。”延安新聞紀念館館長劉金林告訴記者。
1940年3月25日創(chuàng)刊的《邊區(qū)群眾報》(后改名《群眾日報》,《陜西日報》的前身)就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邊區(qū)群眾報》采取油印、石印、鉛印等多種方式出版,成為當時陜甘寧邊區(qū)唯一堅持出版的黨報。
“老一輩新聞人在潮濕的洞穴里創(chuàng)辦通訊社,建立廣播站、發(fā)行報紙刊物,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傳播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戰(zhàn)斗士氣,為贏得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偉大勝利作出了卓越貢獻。”劉金林說。
延安是革命的熔爐,更是新聞工作者的熔爐。
菲律賓華僑王唯真,帶著父親“決不能因為‘舐犢之愛’而忘了我們的民族意識”的教誨來到延安,先后在新華社譯電科、廣播科擔任譯電和編輯工作;日本共產黨員原清志,在中國進步留學青年的影響下來到延安,擔任日語播音員,成為中國對外廣播第一人,她用切身經歷向日軍傳送著反戰(zhàn)的聲音,對瓦解敵軍起到了積極作用……當時的延安,猶如一座燈塔,召喚著無數(shù)有志青年。
“在革命精神的感召下,葉邦瑾、宋大可、謝文耀……無數(shù)新聞戰(zhàn)線的精英,與千千萬萬革命者一樣,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英勇獻身。”工作5年以來,每每講起他們的事跡,延安新聞紀念館講解員惠文學總是深受感動。
在清涼山下延安新聞紀念館序廳中央的石基上,鐫刻著1942年毛澤東同志給廣大新聞工作者的題詞:“深入群眾,不尚空談。”
館中的每一件文物,都見證著新聞人的初心和艱苦奮斗的歷程。馬蘭紙、手搖馬達、麻油燈……展館通過大量文物、珍貴歷史圖片、文獻資料以及生動的場景復原等,運用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形象地再現(xiàn)了當時缺衣少食、物資極度匱乏的困難條件下新聞工作的場景。
讓革命文物“活起來”,為革命文物注入可持續(xù)的生命力,是延安新聞紀念館文物保護中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近年來,依托“新聞山”的紅色資源,延安新聞紀念館通過開設專題課程“深入群眾 不尚空談”、體驗教學“紅色體育”、現(xiàn)場教學“窯洞無聲 精神永存”等,圍繞新聞、出版、影視等行業(yè)特色,把革命舊址打造成生動課堂,讓學員在互動中感悟歷史,真正讓歷史照進現(xiàn)實,讓革命的薪火燃燒不息。
“在當前的黨史學習教育中,我們利用窯洞和石窟傳播紅色文化、展示革命文物,已為近100家培訓學院、研學機構、旅行社等開展紅色文化宣傳活動提供平臺。”劉金林告訴記者,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如今延安新聞紀念館正通過進一步保護利用好紅色文化遺產,讓紅色基因綻放時代光芒。
“正是清涼山上的紅色新聞人,見證和記錄了那段光輝的歷程。作為一名工作、生活在延安的新聞工作者,我經常會來到清涼山,在紅色新聞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在老一代新聞人的事跡中校準自己的方向,時刻要求自己連天線接地氣,當好黨和群眾的連心橋,做一名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前來參觀的延安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劉彥說。
清涼山山壁上,“萬眾矚目清涼山”七個大字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記者 李旭佳 陳宏江)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