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洞雕塑。記者劉坤文/圖
初春時節(jié),渭北高原蒼茫遼闊。記者來到位于陜甘交界處的咸陽彬州市,黛灰相間的山體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肅穆而莊嚴。這里曾是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地,是商旅西出長安的主要驛站之一。大佛寺石窟便坐落于此。
大佛寺石窟地處“豳寧”域內,是西北方向出入關中平原的第一站,見證了中國漢唐文化的輝煌歷史,銘刻著佛教東傳的足跡。大佛寺石窟是陜西省境內規(guī)模最大、佛像體量最大、藝術特征最為鮮明突出的石窟,其主尊大佛被清代學者畢沅譽為“關中第一奇觀”。其造像風格來源的多樣性,也為我們理解唐代藝術提供了一個新的窗口。中國著名考古學家宿白先生認為,大佛寺石窟造像是理解唐朝長安造像的重要素材。
1988年1月,大佛寺石窟被國務院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爾多哈召開的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上,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佛寺石窟為其中一處遺址點。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正門。記者劉坤文/圖
■ “堪與巴黎圣母院媲美”
大佛寺建于唐貞觀二年,原名應福寺,是唐太宗李世民為紀念彬州淺水原大戰(zhàn)中陣亡的將士所建。北宋仁宗皇帝為其養(yǎng)母劉太后舉國慶壽時,將應福寺改名慶壽寺。明代以后,因寺內石窟里的大佛造像高大雄偉,人們稱其“大佛寺”并沿用至今。
大佛寺整個石窟群建筑錯落有致,綿延在400米長的奇峭崖面上,共有大小石窟130余所、佛龕446處、造像1980余尊、歷代題刻170余幅,自東向西分為僧房窟、千佛洞、大佛窟、佛洞和丈八佛窟五個部分。
大佛窟內的主尊大佛是阿彌陀佛。該造像結跏趺坐于蓮臺上,左手著膝,右手施無畏法印,全身姿態(tài)自然豐滿,被稱為“關中第一奇觀”。
千佛洞位于主尊大佛東側,內有造像696尊、題記70余幅,是一所平面近似正方形的大型低矮中心柱窟。這種形制在世界各大石窟中都很罕見。“鼓胸、細腰、寬胯、頭身比例適度”是龕內佛像共有的風格,其豐滿健康的身軀,將人體的健與美集于一身。
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藝術考古教研室主任陳磊認為,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的造像風格頗具包容性。陳磊說:“這些數(shù)量龐大的造像,其類型也極為豐富。比如,沒有衣褶且光滑圓潤的造像,似乎是唐代從印度新傳入的優(yōu)填王造像風格,這樣風格的造像在洛陽龍門石窟也有不少;而那些動感強烈的造像,似乎既有印度三屈式造像的風格,又好像有宮廷胡舞的淵源;還有一類造像,身軀豐腴,帶有極強的女性特征,似乎又體現(xiàn)著武周時期女性地位明顯提升的特色。”
“堪與巴黎圣母院媲美。”這是德國巴伐利亞州時任文物保護局局長對大佛寺石窟的贊嘆。“這句話實際表達的意思是,唐朝那個階段的佛像造像水準可以和西方的佛像造像水準相媲美。其贊美的不僅是大佛寺石窟,更是大唐佛像的造像水準。”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處副主任楊靜說。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的時間跨度長達兩百年,不同時代的造像有明顯區(qū)別。整體來看,窟龕形制和臺座樣式從簡單到復雜,造像的組合更加多樣。
“古代生產力水平較低,大佛寺石窟開大窟、造大像的風格,需耗費巨大人力財力。巨大投入的背后往往有皇家意志的支撐,所以,它的精美程度不是一般小石窟能比的。”楊靜說。
■ 在這里與長安告別
進入大佛寺石窟大門,記者首先看到的高大建筑物是明鏡臺。明鏡臺高70米,共5層,下有兩層青磚砌筑的平臺,上有木制三檐六角攢尖頂式結構樓閣。
明鏡臺兩側分別有一口鐵鐘和一面鼓。鐘鼓原先作為報時工具來使用,即“晨鐘暮鼓”。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鐘鼓的報時作用逐漸弱化,人們更多用它們來祈愿。
伴著悠揚的鐘聲,記者似乎一下子穿越到大唐。
駝鈴叮當,長長的駝隊滿載絲綢,走出繁華熱鬧的長安,肩負著傳播東方文明的使命向西而去。同時,西方的貨物、文化、僧侶也進入長安。
長途跋涉,一路向東,駱駝背上的箱子隨著駱駝的行進左右搖晃,絲綢之路的風沙在人們臉上刻下深深的印痕。支撐人們前行的只有一個信念:到達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唐都城長安。
到達古時的彬州,來往的商旅卸下舟車勞頓的疲乏,歇腳休整,補充給養(yǎng)。從西方歸來的人們一踏進這片土地便倍感親切;將要遠行的人們仿佛告別了這里,才算是真正告別了長安……
“過往商旅一直都把大佛當作護佑一路平安的保護神。直至現(xiàn)在,西蘭公路上的很多過往司機都要來石窟祈福。”彬州市文化館館長任致遠說。
名人題刻是大佛寺石窟的另一重要特色。
記者在大佛寺石窟中發(fā)現(xiàn)的各類題刻數(shù)不勝數(shù)。千佛洞一處名為《尚書刑部員外郎滕宗諒游記》的題刻寫道:“尚書刑部員外郎直集賢院滕宗諒/詔守涇塞繼至於此后二日謹識石室。”這里的“滕宗諒”,就是北宋范仲淹名文《岳陽樓記》開頭“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中的“滕子京”。這處題刻應該是滕宗諒在擔任涇州(今甘肅涇川縣)知州期間途經此地銘刻的。
還有李白所題的“覺路”二字。相傳,詩仙李白仕途不順,拜見大佛后頓覺大徹大悟,便寫出瀟灑飄逸的“覺路”,意為通往覺悟的道路。從此之后,李白開始縱情山水、游走四方、享受自然。
此外,有學者發(fā)現(xiàn),關于大佛寺石窟眾多銘文題記的題刻人,《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等正史中有傳記的有22位,他們都是當時有重要地位的政治人物,另外還有19位在正史中雖沒有記載,但也都曾有過重要歷史地位和貢獻。
由此可見,彬州市大佛寺石窟在唐以后歷朝名人的眼里是何等重要,他們都以游覽這個勝跡并在窟中留下題記為榮。
■ 風雨中的保護與傳承
采訪中,記者聽到這樣一句民謠:“彬縣有個塔,離天只有丈七八;彬縣有個大佛寺,把天頂?shù)每┲ㄖ?”然而,就是這樣“頂天”的大佛寺石窟,也曾歷經風雨。如今,在大佛寺石窟內,佛像雕刻被毀壞的痕跡多處可見。
有關大佛寺石窟的維修與保護,最早從明代景泰元年開始。第一次大規(guī)模修建外部建筑是在康熙四十二年。
大佛寺石窟依紅砂巖山崖而建。紅砂巖上容易修筑建筑物,但其本身不耐風化。為了更好地保護大佛寺石窟,2019年,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處完成了紅砂巖質地的巖體裂隙、窟內頂板脫落、砂巖風化等治理保護工作。
“我們眼前這條路是1990年之前的312國道。后來,為了使石窟不受過往車輛震動的影響,國道北移了100余米。為依托大佛寺石窟歷史文化資源發(fā)展旅游產業(yè),2012年,國道再次改道,遠離大佛寺石窟500多米。”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管理處副主任豆剛說。
2014年6月22日,大佛寺石窟榮耀加身,成為《世界遺產名錄》的一部分,填補了彬州市甚至咸陽市在世界文化遺產上的空白,進一步堅定了當?shù)匕l(fā)展旅游產業(yè)的信心和決心。
近年來,隨著“一城、一窟、一湖、一川、一館”的建設思路逐步完善,彬州市的旅游影響力不斷增強。作為彬州市旅游龍頭的大佛寺石窟,更以它獨特的石窟藝術價值和文化藝術價值,吸引著國內外游客。
大佛寺石窟
大佛寺石窟位于絲綢之路東段北道的主干線上,是陜西省境內規(guī)模最大、佛像體量最大、藝術特征最為鮮明突出的石窟。
整個石窟群綿延在400米長的奇峭崖面上,有開大窟造大像的大佛窟,有千佛洞,也有小型禪窟(羅漢洞),還有講經堂,甚至給僧人生活起居的僧房窟也保存完整。這些不同性質的洞窟相互搭配組合,構成了一所功能完整的崖中佛寺。大佛寺石窟是大唐雄風的真實寫照和大唐昌盛的象征,佛像具有典型皇家風范,雍容大度、氣宇非凡,體現(xiàn)了大唐強大的物質能力和精神力量。
2014年6月,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lián)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大佛寺石窟為其中一處遺址點。
專家訪談
大佛寺石窟是大唐造像風格的映射
——訪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藝術考古教研室主任陳磊
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藝術考古教研室主任陳磊。記者 劉坤文/圖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是陜西境內最大的石窟,是關中周邊最大的北朝隋唐石窟,其造像以北朝隋唐造像為主。透過石窟造像本身,我們可以窺見當時社會發(fā)展的相關情況,例如開窟造像的技術特征、宗教信仰及宗教傳播狀況、政治生活特征、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等。它既是時代特征的記錄品,也是時代文化傳承的載體。
“就目前所見,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是所有石窟造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是全國其他石窟造像不可比的,如同我們日常所說唐詩、唐楷、唐代狂草在同類藝術中具有無與倫比的地位。”2月21日,西安美術學院美術史論系藝術考古教研室主任陳磊說。
我國石窟數(shù)量眾多,與其他著名石窟相比,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有什么特點呢?
陳磊介紹,彬州市大佛寺石窟在窟龕形制上,也就是石窟的基本形狀和結構上,大致繼承了北魏時期的大像窟,如山西大同云岡曇曜五窟。在造像風格方面,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是全國獨一無二的,其最典型的特征是人物身體曲線曼妙、造型具有動感,并自內而外散發(fā)著活力。
“彬州市大佛寺石窟在唐高宗、武周時期的造像風格是持續(xù)的、連貫的,能夠映射出大唐造像風格。其相較于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的唐代造像,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兩地的造像都展現(xiàn)了唐朝造像的身軀美與活力。不同之處在于,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更具動感,那自內而外散發(fā)的活力雖然經歷了千年的風化,卻依然讓人動容。”陳磊說。
唐代造像的“長安模式”始于北周、成于初唐、盛于武周和唐玄宗時期,以長安地區(qū)造像為主體,其他造像為輔,代表了長安地區(qū)造像的共有樣式風格和審美品格。典型的“長安模式”能有輻射全國各地的影響力,與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有著較為復雜的聯(lián)系。
“唐代長安造像絕大多數(shù)都沒有留存下來,現(xiàn)存的彬州市大佛寺石窟的造像是最能代表‘長安模式’的。敦煌石窟、龍門石窟乃至其他小的石窟的造像都受到長安造像的影響,而彬州市大佛寺石窟造像在接受長安造像的影響上是主動的,并在此基礎上吸收了壁畫的藝術特點。”陳磊說。
陳磊認為,目前彬州市大佛寺石窟及其造像的價值還沒有被學者、大眾充分認識。彬州市大佛寺石窟所具有的研究價值是多方面的:論文化與旅游,這是關中奇觀、秦地勝境;論文物價值,其歷史、科技、藝術三者兼具;就學術價值來說,除了大家普遍關注的造像外,石窟內的題刻也頗值得研究。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