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12”特大地震波及略陽縣,徐家坪鎮(zhèn)3名小學生在臨時搭建的帳篷前寫作業(yè)。 略陽縣委宣傳部供圖
恢復重建后,徐家坪初級中學的學生在操場運動。 本報記者 王姿頤攝
以前,楊凌示范區(qū)五泉鎮(zhèn)王上村民居修建沒有統(tǒng)一標準,許多群眾門前雜物堆積。 王上村村委會供圖
王上村改造后的巷道干凈整潔,美得就像一幅畫。 王上村村委會供圖
20世紀80年代,禮泉縣袁家村開始實施“工業(yè)興村”,建立村辦企業(yè)。 袁家村村委會供圖
袁家村新貌。 袁家村村委會供圖
過去,銅川市耀州區(qū)照金村村民住的土坯房。 照金鎮(zhèn)政府供圖
如今,照金村群眾搬進了小區(qū),住上了樓房。 本報通訊員 石銅鋼攝
米脂縣高西溝村1956年最早修造的孫家梁坡式梯田(資料照片)。 本報記者 李旭佳翻拍
如今的高西溝村“梯田層層盤山頭,金秋果香飄滿溝”。 本報記者 李旭佳攝
這是初夏的三秦:沃野田疇麥浪翻滾,青山綠水草木葳蕤;
這是美好的家園:笑顏舒展安居樂業(yè),奮斗不息踏歌前行。
黃土塬上,漢江岸邊,秦嶺深處,渭水之濱……瞧!座座村莊沐浴著新時代的陽光,舊貌換新顏,孕育出無限的生機;片片土地映照著奮斗者的足跡,滄海變桑田,擁簇成嶄新的希望。
幸福,盈溢在安居樂業(yè)的人們舒展的眉眼間。
在綏德縣張家砭鎮(zhèn)郝家橋村,鹼畔的棗樹和大棚里的葡萄正忙著蓄勢攢勁,映襯出一口口亮堂的窯洞和一張張幸福的笑臉;在米脂縣高西溝村,人們告別了那段“與天斗、與地斗”的日子,在“梯田層層盤山頭,高山松柏連成片,水庫碧澈映青山”的盈盈綠意里品嘗甜蜜;在平利縣錦屏社區(qū),搬遷圓了山里人的安居夢,社區(qū)工廠旁的小廣場上,孩子嬉戲、老人下棋、婦女起舞……
貧困,永遠成為歷史。好日子,如一輪新日噴薄而出,照亮無數個體、萬千家庭。
幸福,激蕩在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新農人越來越足的底氣和奔頭里。
在柞水縣金米村,正值豐收的朵朵木耳撐起了老百姓的生計和希望,科技鋪路、電商架橋,一段青山與人兩相宜的動人故事正在講述;在銅川市耀州區(qū)照金村,紅墻白瓦,商鋪林立,老區(qū)人民艱苦奮斗,用好盤活紅色資源,過上了曾經難以企及的城鎮(zhèn)式生活,莊稼漢變身上班族,告別春耕夏種、秋收冬藏,在新的軌道上奮斗出火紅日子;在延川縣梁家河村,一個個農家小院錯落有致,一座座智能化大棚整齊排列,小蘋果變身“小金果”,土窯洞成為新民宿,高歌猛進的鄉(xiāng)村旅游業(yè)催生好光景……
人人盡顯其能,處處活力迸發(fā),載滿鄉(xiāng)愁的土地成為希望的田野、創(chuàng)業(yè)的舞臺。
幸福,縈繞在田園牧歌的鄉(xiāng)愁和詩意里。
在略陽縣徐家坪社區(qū),畝畝桑田、座座青山,映襯著人們豐衣足食的好光景,遍布的路網、跨江的大橋,讓嵌在秦嶺深處的小村莊逐夢千里外;在藍田縣董嶺村,綠樹掩映、河水潺潺,山上綠色果園,山下旅游休閑,美麗村容不僅僅是美好生活的代名詞,還成為富民的新能量;在禮泉縣袁家村,游客們流連于民俗街區(qū)、工藝作坊,感受鄉(xiāng)村民俗風情,體驗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悠悠古風和現(xiàn)代新風碰撞纏繞,實現(xiàn)物質豐裕與文化豐富的雙贏……
山水詩,田園夢,越來越美的村莊讓三秦兒女笑靨更甜,前景更闊,奮斗的后勁兒更足!
時間,何曾說話呢?但所有的答案,已被我們看見——
從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三秦大地與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一項項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落地見效,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時代的進步,恰似一場潤物無聲的細雨,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下綠色希望、催開幸福之花。
“到處都是活躍躍的創(chuàng)造,到處都是日新月異的進步”。
千頃新綠,萬畝錦繡;歲月崢嶸,長風萬里。這是已然擺脫貧困圓夢小康的三秦,也是意氣風發(fā)揚帆起航的陜西。
此刻,站在三秦大地上,順著這些村落拔節(jié)生長的軌跡,向更遠處望去,我們還能看見什么?
我們看見,越來越多的奮斗者勇敢逐夢,越來越多的村莊發(fā)生蝶變,一個可愛又蓬勃的中國,正在偉大時代的浪潮里激蕩澎湃……(記者陶玉瓊)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