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劇《五彩灶臺打平伙》實習記者 馬尤翼 攝
□ 實習記者 馬尤翼 記者 趙婧
正月初五一大早,家住榆林市佳縣坑鎮(zhèn)的村民張報林拿起直播裝備趕往鄰村“鬧紅火”,這幾天直播間觀看粉絲蹭蹭上漲到20萬,他笑稱是沾了鄰村的光。
車過佳縣35公里偏遠處的坑鎮(zhèn),在殘雪斑駁的黃土高原,跳出一抹濃墨重彩的亮色。這里就是黃河古村赤牛坬,窯洞建筑群在高坡上錯落有致,家家戶戶大紅燈籠高高掛,在蒼茫黃土地上演繹著別樣的紅火年味。
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送灶君、捏花饃、黃酒歌會千人棗糕宴,實景劇《高高山上一頭?!贰⑶榫皠 段宀试钆_打平伙》、戲劇秧歌《又是一年春滿園》、二龍戲珠鬧新春……赤牛坬過大年新春民俗活動好戲連臺。
這么多節(jié)目,誰表演哩?全村總動員,幾百名村民拿起鋤頭是農民、放下鋤頭就是演員。
做棗糕、演情景劇、跳秧歌、舞長龍、唱民歌,十八般武藝盡顯。參演者年齡大多在60歲以上,最高齡者92歲,他們喜迎四方游客,一起過陜北大年。
“陜北的山來陜北的溝,好婆姨好漢都出在這溝里頭……”15時30分,高亢嘹亮的唱腔從廣場喇叭中響起,以村落為舞臺,用山峁窯洞做背景,將農具變成道具,138名鄉(xiāng)親變裝成演員,從起伏的溝峁間緩緩走來,老漢們頭系羊肚子毛巾,婆姨們扎著蘭花花頭巾,肩扛鋤頭鐵鎬,手牽黃牛毛驢,在山坡大舞臺上演自編自導大型實景劇《高高山上一頭?!贰?/p>
推磨、開荒、打夯、紡線、娶親、祈雨……68分鐘的演出,再現了黃土高原祖輩原生態(tài)生產生活圖景。
演出結束,鄉(xiāng)親們掏出姓名印章哈個氣,在一個本本上“打卡”,參演一次能賺25塊錢,這對老人們來說是個圖紅火的好營生。
25塊錢的出場費,場場都不含糊。“他們臉上的高興勁兒和表演感染力好強啊!”身邊看演出的游客在感慨“一點兒也不亞于專業(yè)舞臺劇”。
“這比種地可輕松太多了,身體鍛煉了錢也掙了,我們這個年齡就圖個熱鬧。”78歲的村民高能懷當天參演了6個節(jié)目,一天賺了150元,在他的臉上看不到一點疲態(tài)。
高能懷說,以前這里是“空心村”,連五六十歲的老漢婆姨們都進城務工了。自從近年來赤牛坬村民俗文旅越搞越紅火,在外務工的都回村了,村里無閑人,人人有事干,家門口的“旅游飯”吃著比外面香多了。
這方戲唱罷,那方打平伙。“打平伙”是陜北流傳的一種聚餐習俗,村民共用一個大灶臺,有飯圪蹴哈一起吃。游客們在五彩灶臺感受“打平伙”的滋味,輪流在大灶臺下排隊吃棗糕、喝黃酒。
喝完酸個溜溜、甜個美美的黃酒,秧歌緊接著打起來。赤牛坬扭秧歌人人有一手,游客們跟著村民甩開膀子,紅紅火火扭起秧歌。
“走,女女,跟我到家里坐哈拉拉話。”跳罷秧歌,記者和兩位山西游客被身旁76歲的村民張彩蓮熱情邀請,繞過兩個小山溝溝,來到她窯洞小院拉話話。
“外面冷的,快往炕上坐暖和。”張彩蓮掀起門簾招呼上炕坐,拿出瓜子花生就像招呼自家的親戚小輩。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拉完家常臨走時,張彩蓮拿出一大袋佳縣特色紅棗,“快都揣上一把,路上吃,我們這棗甜得很,多拿些吃。”她給每位客人揣滿兜兒,在院門口招手送別……
山峁峁里的真情贏來好光景。近年來,赤牛坬這個偏遠村落把“鄉(xiāng)土記憶”變?yōu)?ldquo;致富資源”,引得游客紛至沓來。但這山峁峁里鄉(xiāng)親們的純粹樸實卻染不上半點商業(yè)氣,始終都是明個堂堂向著所有到來的游客。
“陜北的山來陜北的溝,好婆姨好漢都出在這溝里頭……”游客離去時,嘹亮的陜北民歌再次響徹赤牛坬村。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