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宣教科科長馮佳姣在講述鐵質頂罐的故事。 記者 楊露雅攝
8月19日,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后的浮雕墻前,講解員向游客講述革命故事。 記者 齊珂雨攝
8月19日,丹鳳縣庾嶺鎮(zhèn)鄂豫皖省委常委會議舊址內,楊青山(右)為游客講解。 記者 文超攝
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鄂豫皖省委常委會議舊址……在陜南的青山綠水間,越來越多的游客瞻仰革命遺跡,追尋紅色記憶。同時,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資源優(yōu)勢和線上線下新業(yè)態(tài),陜南紅色旅游迎來了發(fā)展機遇,持續(xù)釋放新活力。
漢中:紅色研學育新人
8月15日,陽光明媚,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主展館巍然矗立,一座高聳的紀念碑直指藍天。小山崗上,何挺穎革命烈士躍馬橫空的雕像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位于漢中市南鄭區(qū)紅寺湖風景區(qū)。這里記錄著紅軍在川陜交界處這片青山綠水間英勇戰(zhàn)斗的紅色歷史。
“頂罐是大巴山人煮飯、熬菜的常見器皿。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件銹跡斑駁的鐵質頂罐屬于巴山游擊隊,仔細看可以發(fā)現,它的中間有兩個指頭大小的彈孔。”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宣教科科長馮佳姣向游客講述鐵質頂罐背后的故事。
“今天是兒子要求我?guī)麃韰⒂^的。他之前參加了學校組織的研學活動,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想把在這里學到的歷史知識講給我聽。”市民胡婷告訴記者,整體參觀下來,內心特別受觸動。
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占地62畝,主展館建筑面積5420平方米。館內分為四大展區(qū),展出了川陜革命根據地陜南蘇區(qū)革命活動的部分實物及圖片資料,系統(tǒng)再現了川陜革命根據地陜南蘇區(qū)的革命歷史場景。
在紀念館內,游客可以通過電子模型沙盤、大型電子翻書、紅色革命歌曲試聽系統(tǒng)學習紅色歷史,感受紅色文化。
“川陜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始終以傳承紅色基因為己任,充分發(fā)揮博物館公共服務功能,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多層次展示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馮佳姣說,近5年,紀念館常態(tài)化為企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學校等提供主題教育活動,累計接待游客60萬余人次,舉辦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7500余場次,開展研學活動250余場。
安康:紅色地標“打卡”熱
暑期,安康市漢陰縣龍崗公園成為市民游客避暑納涼的好去處。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便坐落在此,成為暑期紅色旅游、研學的熱門“打卡點”。
“我們現在看到的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高9.9米,為漢白玉材質。紀念碑后浮雕墻長40米、高5.2米,由9幅浮雕組成。”8月19日,講解員王婷站在紀念碑前,向市民游客講述紀念碑背后的故事,“這片革命熱土上,走出了3位開國將軍。為紀念革命先輩,漢陰縣修建紀念碑,讓革命先輩的精神代代流傳。”
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矗立在公園廣場中間,底座上刻有“五四運動”“南昌起義”“保家衛(wèi)國”3幅浮雕圖案。紀念碑后,石刻浮雕生動地展現了抗日英雄戰(zhàn)斗的場面。
進入暑期,來龍崗公園的游客人數持續(xù)攀升。游客在這里追憶崢嶸歲月、緬懷先烈。
“這里是‘紅色課堂’。來這里旅游,我不僅領略了陜南的自然風光,還接受了心靈的洗禮。”游客黎冰告訴記者,為了讓孩子更深刻地了解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感受革命精神,她特意將龍崗公園、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規(guī)劃為來漢陰旅游線路中的一站。
近年來,漢陰縣充分利用龍崗公園的自然優(yōu)勢和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的歷史價值,精心打造了一系列紅色旅游項目,通過舉辦主題展覽、開展紅色研學活動等形式,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不斷豐富紅色旅游的內涵和形式,讓游客在游覽中更加深入地了解歷史、感受文化,追尋紅色記憶。
“暑期,來參觀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的人很多。我們以此為依托,推動紅色旅游發(fā)展。”漢陰縣旅游服務中心主任王建說,下一步,他們將繼續(xù)加大投入,完善配套設施,提升服務質量,精心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讓基地資源動起來、宣傳教育新起來、歷史文化活起來。
商洛:紅色故事代代傳
在商洛市丹鳳縣的靜謐鄉(xiāng)野中,一段紅色故事被代代相傳。8月19日,記者來到丹鳳縣庾嶺鎮(zhèn),探訪鄂豫皖省委常委會議舊址。
庾嶺鎮(zhèn)政府對面便是紅色遺址“春茂永”中藥鋪。1934年12月10日,鄂豫皖省委和紅二十五軍領導人在這里召開省委第十八次常委會(庾家河會議)。
“烈士到底為了什么?是為了我們幸福的生活……”循著手風琴伴奏下的歌聲,記者見到了藥鋪的第三代傳人——年逾古稀的楊青山。在老人的帶領下,記者參觀了這一紅色遺址。
遺址規(guī)模不大,有兩間老房子,前屋是革命歷史展覽室,展出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史料,后屋是會議舊址和數件歷史舊物。
“我常來這里聽紅二十五軍的故事。這不僅是歷史場景的再現,更是一種革命精神的傳承。我深深敬佩紅軍戰(zhàn)士鋼鐵般的意志和無畏的犧牲精神。”來自丹鳳縣的游客李婷說。
在距會議遺址3公里處的七里蔭嶺上,紅二十五軍烈士紀念碑靜靜聳立。
紀念碑后就是庾家河戰(zhàn)斗烈士墓園。墓園位于群山之間,其中的大多數墓碑上只刻有“佚名”二字,默默紀念著英勇獻身的紅軍戰(zhàn)士。
“我們要把長征精神傳承下去。”從2019年開始,藥鋪的第四代傳人楊明利用新媒體平臺,通過線上直播等多種形式講述“春茂永”中藥鋪的故事,并組織參觀活動和演出,讓游客感受紅色文化。
“正因為在網上看到這里的宣傳,我才知道了這個地方。”來自河南的游客陳偉麗說。
“為了發(fā)展紅色旅游,庾嶺鎮(zhèn)圍繞‘春茂永’中藥鋪、紅二十五軍烈士紀念碑,深入挖掘研究紅色文化。加大對紅色旅游產業(yè)的開發(fā)力度,修繕保護會議舊址,完善展館的基礎設施,改善配套設施。”庾嶺鎮(zhèn)黨委副書記李立介紹,當地政府將繼續(xù)依托紅色資源大力宣傳紅色文化,吸引更多游客來此觀光旅游,促進鄉(xiāng)村振興。(記者 文超 楊露雅 齊珂雨 實習生 王景妍)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