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新榮(右二)進村調研指導脫貧攻堅工作。
□記者許鵬通訊員樊悅
“我不敢相信!不敢相信!這么好的干部怎么說走就走了。”大溝村村主任高春在電話里哽咽著說道。高春說的干部是陜西省榆林市靖邊縣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主任白新榮。
2019年11月18日晚,白新榮因過度勞累導致大腦出血,搶救無效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9歲。在他的辦公桌上,還擺放著沒有合上的筆記本,記錄著當天扶貧工作的內容。
第二天,白新榮因公去世的消息在靖邊縣領導干部及群眾的微信朋友圈里刷屏了。“你的面容和腳印深深地留在了大溝人民的心中,病魔奪走了你年輕的生命,我們感到萬分悲痛,白書記一路走好。”這是村民在朋友圈里發(fā)的一段話,引來眾多網友轉發(fā)追憶。
“扶貧路就是長征路,不獲全勝不收兵”
在白新榮的臥室床頭放著一本他生前剛讀過的《塘約道路》,這本打開的書永遠定格在了87頁,一支夾在書頁里的筆還余溫尚存,他用筆跡勾畫了“推進扶貧開發(fā)工作要做到四個切實:切實落實領導責任,切實做到精準扶貧,切實強化社會合力,切實加強基層組織”這一段話。對于“四個切實”他是勾了又勾,圈了又圈。
2015年8月,靖邊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副主任白新榮被選派到席麻灣鎮(zhèn)大溝村當第一書記。下鄉(xiāng)前,白新榮把平時穿的皮鞋、西裝都擱置起來,換上了運動鞋,穿上休閑裝,打算扎根基層大干一場。
他在床頭的小本上寫道:扶貧就是長征路,不獲全勝不收兵。抱著這樣的信念,他來到了席麻灣鎮(zhèn)大溝村,見了老鄉(xiāng)就主動打招呼,笑呵呵地說:“老鄉(xiāng)你好,我叫白新榮,也是咱農村娃娃,我來了是幫助大家解決難題的,有什么困難盡管給我說。”
白新榮到任后,就一頭扎進村里,他常和老鄉(xiāng)盤膝而坐,挨戶調查。三個月里,他幾乎沒回過家,把老鄉(xiāng)說的問題都記在了本子上,帥小伙變成胡子拉碴的“黑包子”,心里的賬本也日漸明晰了。
他先是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村規(guī)民約制度》《大溝村發(fā)展規(guī)劃》等一系列長效機制。經過爭取資金,短短一年多時間里,為村里建成了老年人日間料理中心,村委計生文化活動室,也為村民點亮了回家的路。
幾十年沒有通的村組道路也在白新榮的努力下得以硬化,村民們再也不用“平日一身土,雨天兩腳泥”。村民喬登飛說:“道路修通了,致富的希望就來了,多虧了咱的白書記啊。”
白新榮扶貧工作不僅得到了群眾的真心擁護,也得到了組織的認可。在短短的198天里,他為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爭取1000多萬元項目資金,先后實施了大田滴灌工程,自來水管網工程,人居環(huán)境整治項目等“一攬子”工程,為天賜灣鎮(zhèn)夯實了發(fā)展的“基底”;指導幫助中心四個村成立集體經濟合作社,厚實集體經濟的“家底”;爭取資金實施到戶產業(yè)項目,貧困戶危房改造項目;引導當地發(fā)展文冠果核桃、山桃等林果業(yè),讓昔日的荒山變成了能致富的綠水青山。
2016年大溝村成為全縣黨建示范村,白新榮也被評為靖邊縣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
“扶貧工作一大推,我心里著急啊”
2019年4月白新榮被提拔為靖邊縣天賜灣鎮(zhèn)便民服務中心主任。在新崗位上,他作為鄉(xiāng)鎮(zhèn)領導,自知肩負的擔子和責任更重了。
“這半年多來,他就像個陀螺一樣,永遠不知疲憊地工作著。”鄉(xiāng)鎮(zhèn)的文書白國歡一邊回憶一邊心痛地抹眼淚,“我曾經勸他,太累了就休個假,但他說要忙完這陣子,可他就這樣走了。”
很多人不知道,白新榮在工作崗位上累倒已不是第一次了。今年7月13日,他帶著干部村民去商洛考察牡丹產業(yè)時,就突然流鼻血不止導致昏迷。在送往西安交大二院搶救時,醫(yī)生診斷是高血壓導致出血,醫(yī)生囑咐他一定不能再過度勞累,否則會有生命危險。可是,他出院后一天都沒休息,就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妻子閆曉艷苦苦勸他再休息兩天,他說:“單位的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扶貧工作一大推,我心里著急啊!”
天賜灣村主任王慧龍說:“為了拿出切實可行的旅游規(guī)劃,白主任數十次冒著生命威脅爬上陡峭的天賜大峽谷,他的手劃出了口子,也不知劃破了幾雙鞋和褲子。”
在他去世的十天前,經過了四次評審后,《天賜灣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通過了專家評審,但他沒能看到這一切。
“他沒有干完的扶貧工作我們接著干,他沒有實現的規(guī)劃藍圖我們幫他實現,可惜他生命中沒走完的路我們誰也不能代替。”天賜灣便民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師俊豹動情地說。
“什么事情都要盡善盡美,做到最好”
據同事介紹,在倒下十天前,白新榮就說只要說話或者搖頭就會頭暈頭疼,單位人都勸他盡快去醫(yī)院檢查,但他依舊一心撲在工作上。
在出事前的三個小時,白新榮還給妻子打過最后一個電話:說感覺頭疼得厲害,打算這次扶貧任務一結束就去醫(yī)院看病。他的妻子不放心,又在微信上留言提醒他記得吃藥,他只回復了兩個字——“好的”。
白新榮出生在東坑鎮(zhèn)一個貧寒的農家,兄妹四人,他是老大。妹妹白新華說,在大哥心里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帶著含辛茹苦撫養(yǎng)他們兄妹四人的父母,去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見見世面??墒敲看蔚搅思倨冢偸敲@忙那,包括今年“十一”假期還在鄉(xiāng)上加班,連父母都沒見上他一面。
白新榮前年就答應兒子假期要陪他出去玩一次,可是一推再推,最后許諾兒子明年初三畢業(yè)后一定會帶他去,可憐孩子今生再也等不到爸爸的陪伴了。前段時間,他的小兒子高燒不退,妻子讓他陪著孩子去醫(yī)院,他卻要忙著設計《天賜灣旅游發(fā)展規(guī)劃》,晚上7點多,他把設計人員直接叫到家里,一直加班到晚上10點多,孩子卻在醫(yī)院吊液體。
妻子閆曉艷哭著說:“他就是一個工作狂、一個完美主義者,什么事情都要盡善盡美,做到最好。”
正因為他把畢生的心血都奉獻給了黨,把生命獻給了偉大的扶貧事業(yè),黨和人民永遠記得他。
在得知他出事后,靖邊的黨政主要領導及生前的同事都趕在醫(yī)院搶救室外等待奇跡出現。在搶救期間,縣委主要領導指示,要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搶救,千方百計要把人救回來。然而,他最終還是走了
白新榮去世后,靖邊縣委追授他為“優(yōu)秀共產黨員”。
有人說:“他的生命就像流星一樣短暫,但也像流星一樣璀璨,他用生命堅守了初心和使命,他為黨和人民做出了有意義的事情,他的人生值得書寫,他的事跡值得我們去學習。”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