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黃陵縣,橋山之上,一座外觀古樸的土丘被青磚拱圍。從外表看,這座土丘并不高大,也稱不上雄偉,但它在民間卻有著 “天下第一陵”的聲譽。
圖:黃帝陵祭亭
這座陵墓的主人是5000年前的軒轅黃帝。今天,地球上大約五分之一的人把他奉為共同的祖先,稱他為人文初祖。黃帝有哪些故事?黃帝陵為何被稱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
圖:黃帝像
2000多年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了歷史巨著《史記》,第一篇本紀講述的便是黃帝的故事。
“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
在司馬遷筆下,黃帝是少典的兒子,他聰敏誠實、品德高尚、能征善戰(zhàn)。
圖:黃帝像與炎帝像
王震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 學部委員
司馬遷把黃帝作為《五帝本紀》的篇首,等于是作為中國歷史的開頭,并不是說中國在黃帝之前就沒有歷史。把黃帝稱為人文初祖,“人文”實際就是文明,作為文明的開頭,是我們民族代表性的英雄。
這兩個精美而小巧的錐形陶紡輪出土于寶雞北首嶺遺址,紡輪的中心位置有一個小孔,可插入捻桿旋轉制成紡線,繼而制成衣物。它們跨越了5000多年的歷史來到了我們面前,向我們證明黃帝時代文明的發(fā)達。
圖:寶雞北首嶺遺址出土的錐形陶紡輪
王春泉
西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教授
黃帝和炎帝他們的歷史傳說中間所形成的一些脈絡和軌跡,和仰韶文化的版圖基本是吻合的。它不是一個無本的虛構,也不是我們所說的神化的或者說神諭的。在口傳時代所形成的一些歷史記憶,應該是有一定根據(jù)的,我們不應該抹殺這種歷史記憶中間所蘊含的歷史真實和歷史史實。
公元前110年10月的一天,一群人護佑著一位帝王來到陜西的橋山,在一座墳墓前焚香祭拜。這個人就是漢武帝劉徹,他祭拜的祖先正是黃帝。
蘇峰
陜西省黃陵縣祭陵辦 主任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北巡朔方,威震匈奴。在返回長安的途中,他就到黃帝陵來祭祀軒轅黃帝。祭祀前一晚,18萬兵士用戰(zhàn)袍抷土。什么叫抷土?就是那個時期為了趕工期,大家都把土弄到戰(zhàn)袍上,把戰(zhàn)袍抻起來,然后土這么撩著往這一塊堆,一夜之間就修起了漢武仙臺。
公元770年,鄜坊節(jié)度使臧希讓向當時的皇帝唐代宗進言,建議重建軒轅廟,并得到了批準。200年之后,宋太祖趙匡胤下詔,重申在黃陵縣祭奠黃帝是國家祭祀行為。
在中國歷史中,無論是朝代的更迭還是不同民族出現(xiàn)紛爭,中國的歷史和文化始終在黃帝開創(chuàng)的包容兼蓄的精神中發(fā)展傳承。
圖:趙匡胤下令修葺軒轅廟
王震中
中國社會科學院 學部委員
歷朝歷代都把祭拜黃帝作為一種國家行為,作為一個王朝的行為,而且祭拜黃帝實際上也在彰顯著他的正統(tǒng)。
當時間的腳步從19世紀邁向20世紀之時,中華民族正在經(jīng)歷前所未有的大變革。
1903年下半年的一天,日本東京弘文學院普通科江南班的一名學生拿起剪刀,干脆利落地將自己的發(fā)辮剪去。不久后,他又寫下一首小詩:“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暗故園。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他就是魯迅。
圖:魯迅剪下辮子
謝同生
中華全國臺灣同胞聯(lián)誼會文宣部宣傳處 原處長
這是魯迅先生年輕時一首明志的詩。在當時,清朝腐敗,列強侵略,中華民族處在水深火熱之中。黃帝作為源遠流長且為國人所認同的文化符號,魯迅先生的詩表達了對中華民族深情的熱愛和對黃帝的尊崇,詩的最后一句也成為了無數(shù)愛國的仁人志士為中華民族的統(tǒng)一和復興前赴后繼的座右銘。
清朝末年,內憂外患,眾多有識之士開始探尋救亡圖存之路。他們興辦雜志,鼓吹新思潮,宣傳革命,用祖先崇拜喚醒民族意識。
圖:1903年的雜志上刊登的黃帝畫像
黃帝是中華文明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更是中華文化和中華民族精神的肇創(chuàng)者。每年的清明節(jié),來自全球各地的華人都會在橋山聚集,祭拜以黃帝為代表的先祖。
過去,萬眾一心的磁力為國家統(tǒng)一,民族振興提供了動力。未來,莊嚴幽靜的黃帝陵將繼續(xù)見證滄桑巨變和時代發(fā)展,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