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網訊(記者/姬文艷 圖片/王警 李杰)地處黃土高原的陜北榆林,黃河文化源遠流長,一代代文人將黃河文化的精髓融入創(chuàng)作之中,繪就生動鮮活的塞上畫卷。8月14日,“千秋一河大潮闊”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來到位于榆林吳堡的柳青文化園,近距離了解陜西文學寶藏,深度感受這片土地蘊藏的歷史人文魅力。
柳青文化園入口“文學之門”
在柳青文化園入口處,“文學之門”將《創(chuàng)業(yè)史》《銅墻鐵壁》《狠透鐵》《種谷記》等柳青的經典作品直觀呈現,彰顯著這場旅程的文化意蘊。穿過“文學之門”,沿山而上的街道、錯落有致的窯洞讓采訪團成員們仿佛瞬間“穿越”到了柳青筆下的陜北。“以前看到一些和黃河、陜北有關的文學作品,是只通過文字去感受作者表達的畫面與意境,通過這次采訪來到現場,才更真實深刻的感受到黃河文化的深蘊和黃土高原的震撼,希望能在這里發(fā)現更多故事,更全面的了解沿黃區(qū)域的歷史人文。”內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杜雨憶感慨道。
“千秋一河大潮闊”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參觀柳青文化園
進入文學院沿山而上,就來到柳青文學館和柳青故居,兩個院落的窯洞內詳細的介紹資料將柳青的一生經歷與作品娓娓道來。“柳青是陜西省吳堡縣人,他自幼便沐浴在黃河文化的熏陶之下,作品中無不透露出對這片土地深沉的愛與理解。他的小說大都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代表作《創(chuàng)業(yè)史》被譽為我國當代文學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這部作品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后農村變革的艱難歷程和農民追求幸福生活的頑強意志。”柳青文化園宣傳講解員秦彩彩介紹,在《創(chuàng)業(yè)史》中,不僅能感受到那個時代農民對土地的深情厚誼,更能體會到一種不屈不撓、勇于開拓的黃河精神。
這種精神,正是黃河文化賦予柳青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靈感源泉,也是他的作品能夠觸動無數讀者心靈的關鍵所在。柳青的文學創(chuàng)作,始終扎根于陜北這片充滿故事的土地。他深入農村,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刻體驗了農村生活的酸甜苦辣,也深刻理解了黃河文化對于這片土地和人民的重要意義。在他的筆下,黃土高原的蒼茫遼闊、黃河的奔騰不息、農民的質樸堅韌,都被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為理解黃河文化、傳承民族精神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
柳青文化園總建筑面積4550平方米
“為更好的學習柳青‘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文學精神,傳承優(yōu)秀黃河文化,吳堡縣委、縣政府在寺溝村建設了柳青文化園。”吳堡縣柳青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張永強向采訪團介紹,柳青文化園包括文學之門、柳青文學館、柳青故居、作家墻、簽名墻、柳青私塾、柳青書院、陜西現當代作家群館、陳忠實館、賈平凹館、路遙館、陜西作家手稿書信館、陜西老報刊雜志館、榆林作家館、延安作家館等。文化園從全國各地搶救性收藏到1675年到2023年共348年間陜西500多位文學家圖書作品14000余冊,珍貴手稿書信14816頁,文學作品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劇實物資料300多件。先后有200多位著名作家為柳青文學館題詞贈書,表達對柳青先生的敬仰和緬懷。
據了解,柳青文化園對外開放以來已經吸引了全國各地30余萬人前來參觀,接受文學熏陶、學習柳青精神。
秦彩彩、丁文軍、張永強向沿黃九省(區(qū))的媒體記者介紹家鄉(xiāng)文化和農特產品
“吳堡的掛面空心心,提上兩把串親戚。歡迎nia來們吳堡!”多次登上央視舞臺的吳堡歌手丁文軍,也是柳青文化園的一名宣傳員,一曲民歌唱罷,他熱情地向采訪團介紹家鄉(xiāng)的民歌文化和農特產品。在接待講解之余,柳青文化園的工作人員們扎根鄉(xiāng)村,用自身行動踐行柳青精神,通過錄制宣傳家鄉(xiāng)短視頻、開展公益助農直播等方式,義務做家鄉(xiāng)文化的宣傳員、吳堡農產品的推薦者。柳青文化園工作人員共有抖音、快手等平臺粉絲100多萬人,2021年至2024年7月共創(chuàng)作宣傳家鄉(xiāng)視頻1200余個,創(chuàng)作視頻瀏覽播放量累計破3億,對宣傳家鄉(xiāng)起到了積極作用。
近百年前,黃河之畔,柳青以筆為舟、以思為帆,用文學力量與人格魅力為后人做出榜樣。如今的吳堡兒女正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柳青精神,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堅定的信念,書寫屬于吳堡的新時代黃河文化篇章。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