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西安8月1日消息(記者劉昱)“現(xiàn)在翻看自己近40年來拍攝的軍事照片,真的是一張一張見證了我國國防軍事實力的逐步變強,我非常有幸用鏡頭語言記錄下這些偉大的時刻。”作為原火箭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攝影干事,今年62歲的馮根鎖談起軍事攝影,言語間滿是懷念和激動。
馮根鎖是陜西渭南人,生長在渭河邊上的他從小熱愛自然,喜歡繪畫。1978年,17歲的馮根鎖參軍入伍,因擅長繪畫,再加上作為放映員時對畫面和影像的知識積累,馮根鎖很快對攝影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并取得一定成績。隨后他因工作突出,進入火箭軍政治工作部宣傳局。他也沒想到,從拿起相機那一刻,從事軍事攝影他一干就是40余年。
“那個時候條件艱苦,沒有人教也沒有教程學習,那我就自己摸索,攝影和美術(shù)、電影都是相通的,我一邊翻書學習一邊實踐操作。” 馮根鎖回憶起自己用第一臺海鷗相機自學的時期。
在后來軍事攝影生涯中,邊工作邊學習成為馮根鎖的習慣。“軍事攝影,特別是火箭導彈拍攝,每一次都是新的挑戰(zhàn)。發(fā)射就是一瞬間,必須確保萬無一失。”談起軍事攝影,馮根鎖多次用“責任重大”來形容。
“當我第一次在發(fā)射場看到威武的導彈時,心都要跳出來了,導彈發(fā)射的場面更為震撼。從那一刻起,我就暗下決心,要用手中的相機記錄導彈的精彩瞬間,展現(xiàn)我國軍事武器的威力,不自覺地感覺身上的責任更重了。” 每一次外出攝影,馮根鎖稱自己也是一名戰(zhàn)士,手中的相機就是他的“武器”,記錄下每一個導彈精彩的瞬間是他的任務(wù),而他不允許自己出現(xiàn)“任務(wù)失敗”的情況。
穿密林,爬雪山,上高原,走戈壁,為了尋找導彈發(fā)射瞬間的最佳角度,馮根鎖跑遍發(fā)射場周圍的山頭。為了更好地用鏡頭記錄軍事內(nèi)容,馮根鎖還經(jīng)常與官兵一起訓練、學習軍事知識,密密麻麻的筆記本上記錄了他軍事攝影的學習歷程。
“軍事攝影不同于其他攝影,攝影者必須了解武器、了解官兵、了解更多的軍事知識,而且照片本身的意義重大,必須在發(fā)射的瞬間或者在場景拍攝中,將積累的知識和經(jīng)驗運用進去,才能充分展現(xiàn)我國的軍威和實力。”
從黑白膠卷相機到數(shù)碼相機,在40余年的軍事攝影生涯中,馮根鎖把鏡頭對準軍營、聚焦士兵,不僅記錄了我國軍事武器的升級,也用鏡頭語言講述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軍隊故事。他始終堅持“站好自己的位置,端好自己的飯碗,干好本職工作”,用自身的專注和責任心,一輩子干好軍事攝影這件事。
附:馮根鎖部分作品
利劍征程 馮根鎖 攝
雷霆萬鈞 馮根鎖 攝
奔月 馮根鎖 攝
劍嘯龍舞 馮根鎖 攝
國之重器 馮根鎖 攝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