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單獨坐副駕很安全?
安全牽引繩走到哪用到哪?
磁力珠不分年齡都能玩?
……
事關兒童安全這些“坑”可別亂踩
讓孩子單獨坐副駕或抱孩子坐車很安全?統(tǒng)統(tǒng)都不對
一些家長認為,孩子獨自坐在汽車后座沒法保證安全,不如坐副駕駛,系成人安全帶坐后座,或者家長抱著孩子最安全。
恰恰相反,這些都不安全。12歲以下兒童不能單獨坐副駕駛座,因為當汽車發(fā)生碰撞時,安全氣囊會彈出,其沖擊力遠遠超過孩子的承受力。
1.4米以下的孩子系成人安全帶坐后排也不安全。成人使用安全帶時,安全帶勒住的是胸部,但1.4米以下的兒童會勒住頸部,一旦汽車發(fā)生碰撞或者急剎車,兒童的頸部將受到極大沖擊,極可能讓兒童窒息。如果座椅裝有安全氣囊,氣囊將直接撞擊孩子的頭部和頸部,后果不堪設想。
一旦發(fā)生碰撞,車內物體會產生30-50倍自身重量的慣性力,如果家長抱著孩子坐車,一個12公斤的孩子將會產生360-600公斤的力,家長很難抱得住。即使僥幸抱住,慣性作用下家長的身體會壓到孩子,迫使孩子撞到前排座椅。
正確的做法是,12歲以下兒童應使用安全座椅,減少意外傷害。相關數據顯示,兒童安全座椅可使嬰幼兒死亡率降低54%-71%。
乘車發(fā)生碰撞瞬間,兒童易受傷的是頭、頸等比較脆弱的部位,若使用兒童安全座椅或者兒童專用安全帶,可以將沖擊力分散到兒童的腰、腿等較能承受沖擊力的部位。
提醒:我國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文規(guī)定,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采取配備兒童安全座椅、教育未成年人遵守交通規(guī)則等措施,防止未成年人受到交通事故的傷害”。
安全牽引繩走到哪用到哪?有可能“神器”變“兇器”
為防止孩子走丟,不少家長會選擇“安全牽引繩”,繩子的兩端分別綁著孩子和家長手腕。但曾有報道稱,一名2歲女童手腕系著“安全牽引繩”走進電梯,繩子另一端的家長仍在電梯外,結果孩子手腕系著的“安全牽引繩”被電梯夾住,電梯啟動后女童被吊起,約2分鐘后摔落。
事實上,電梯、地鐵的車門和屏蔽門均無法感應到安全繩。電梯一般是使用光幕和觸感來關閉電梯門,由于安全繩很細且能彎折,因此避開了電梯感應的安全方式。目前,地鐵屏蔽門的檢測厚度是5毫米,而“安全牽引繩”直徑約2毫米,因此乘坐地鐵時同樣存在隱患。
提醒:小朋友的安全不是安全繩就可以保障的。想要防走丟,需要家長對孩子更上心,出行時盡量別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同時,建議家長帶孩子經過電梯門、旋轉門、地鐵閘機、乘坐扶梯和上下車時,牽(抱)好孩子,避免孩子受到意外傷害。
磁力珠不分年齡大小都能玩?誤食可致腸穿孔
原本定位于14歲以上人群的益智玩具磁力珠,因其顏色亮麗,可隨意組合且造型多變,受到許多低齡兒童的喜愛。但近年多起誤吞磁力珠導致腸穿孔的案例,引起了家長的高度警惕。
磁力珠磁力較強,兒童吞食兩顆及以上,被吞服的磁力珠就會在消化系統(tǒng)中相互吸附并夾擠雙層腸管,極易導致胃腸穿孔、腸梗阻等,危及生命。磁力珠被誤吞后基本不能自行排出體外,一旦發(fā)現異常,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就醫(yī)。
尤其是3個月-2歲的孩子,正處于用嘴巴來探索世界的口欲期,作為家長尤須警惕誤食風險。此外,一般在誤食早期,孩子并無癥狀,過幾小時或幾天后才會出現干嘔、唾液增多等癥狀,因此這種傷害開始很容易被家長忽視。
提醒:為防患于未然,給孩子購買玩具時,應關注“CCC”標識、中文標簽標識,還需重點關注年齡分組和警示說明,若孩子的年齡與玩具的適用年齡不匹配,或者玩具根本沒有相關標識,請勿購買。
兒童化妝品安全嗎?12歲以下認準“妝”字號
閃亮公主粉指甲油、櫻花水晶眼影……美妝普及時代,不少孩子小小年紀就已經有了自己的美妝盒。但銷售火爆的兒童化妝品,真的安全嗎?
據報道,目前不少兒童化妝品打著“專為兒童量身打造”的旗號,宣稱“溫和不刺激”“不含防腐劑”,實際上大多未經申報和備案,并沒有“妝”字號的生產許可證。有的甚至將化妝品包裝成兒童玩具,產品炫目吸睛,實則試圖以“玩具”的名義規(guī)避相關監(jiān)管,隱患極大。
我國現行《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指出,兒童化妝品是供年齡在12歲以下(含12歲)兒童使用的化妝品,如果明示適用于兒童的化妝品,應按照《化妝品行政許可申報受理規(guī)定》進行申報。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通過備案的兒童化妝品,其原料成分與成人化妝品沒有太大差別,同樣包含防腐劑、香精等。兒童皮膚屏障脆弱,建議幼兒少用或不用化妝品,尤其是彩妝產品。
如孩子確因表演等有化妝需求的,表演完后家長一定要及時為孩子卸妝,若孩子皮膚出現不適,可用冷的冰袋或毛巾濕敷,若癥狀仍未改善,應盡快就醫(yī)。
提醒:為孩子購買兒童化妝品時,家長要仔細查看其是否為“妝”字號,可以通過“化妝品監(jiān)管”官方渠道查驗產品真假。若發(fā)現違法違規(guī)化妝品經營行為,可撥打12345進行投訴舉報。
資料來源:綜合科技日報、首都教育微信公號、北京青年報等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