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趙婧
涼風漸起,秋意更濃。開學一個多月來,老年大學的學習氛圍日漸濃厚。近日,記者走訪了陜西老年大學多個校區(qū),近距離了解學員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的學習生活。
“學習享老”充實生活
“秦嶺北麓,渭水之南,坐落著我們美麗的校園……”秋日的暖陽籠罩著清晨的校園,走進陜西老年大學南校區(qū)教學樓,一陣陣優(yōu)美動聽的歌聲吸引了不少行人駐足。“這是學校師生自編自創(chuàng)的校歌,不僅曲調朗朗上口,歌詞更寫出了我們的心聲。”一對老年夫妻學員笑著告訴記者。
今年62歲的曾先生喜歡書法,老伴兒愛唱歌。為了提升退休生活品質,老兩口在老年大學分別報了書法、聲樂興趣班。“一起學習、一起吃飯、一起做作業(yè),我們現在就像回到了年輕上學的時候。”曾先生打趣道。“學了一年多芭蕾舞,朋友們都夸我氣質越來越好了。”與夫妻學員同行的王阿姨告訴記者,由于興趣班的種類豐富、價格實惠,很多學員都報了四五門課,將每周的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
寬敞明亮的教室、配置齊全的教學設施、簡潔雅致的校園環(huán)境……走進教學樓,煥然一新的教學環(huán)境令人眼前一亮。“這幾年,學校不斷加大投入,持續(xù)升級改造教學陣地。在注重安全性、實用性、便利性的同時,進一步完善教學硬件建設和配套設施,更好地滿足老年人文化學習、健身運動、文體娛樂等多方面需求。”省老年大學南校區(qū)負責人王建恒表示,除了提升硬件設施,學校還在課程建設上下了大功夫,并不斷嘗試開設新課程,以滿足學員的新需求,“這幾年,我們陸續(xù)推出了茶藝、視頻剪輯、老年心理等新課程,受到了學員們的青睞。”
課堂秒變“追星”現場
“工筆畫行筆要平心靜氣、一氣呵成,勾線條要逐漸由粗到細,最后虛收筆,你們看這里……”在陜西老年大學西校區(qū)的國畫課堂上,張蕊老師一邊指導學員完成“作業(yè)”,一邊講授學習國畫的細節(jié)技巧。學員們認真記著筆記,還不時翻開自己的作品思考著。課程結束后,學員們紛紛圍著張蕊請教,課堂秒變“追星”現場。
“張老師的課既系統(tǒng)又實用,我們都是跟著她從零基礎學起的,學習效率提升得非???。”來自西安市蓮湖區(qū)的楊阿姨是張蕊的“粉絲團”成員之一,不僅每節(jié)課都積極交作業(yè),還常常用手機拍下老師講課的視頻,回家反復揣摩練習。在課間休息的間隙,記者從幾個其他興趣班的學員處了解到,這里的很多老師都擁有像他們一樣的“粉絲”,“有的學員為了追老師不惜跨校區(qū)上課,老師去哪個校區(qū)他們就跟到哪里……”
“老年大學的教師都經過了學校的嚴格篩選和學員的反復‘檢驗’。”省老年大學西校區(qū)負責人魏玲表示,與一般的教師不同,老年大學的教師常常要面對來自不同背景和年齡層次的學員,需要教師善于傾聽和理解學生的意見與需求,并能夠與他們進行有效溝通,還要根據他們的特點進行個性化指導和教學。“老年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zhàn),教師除了具有專業(yè)的水平,還需付出更多的耐心和關愛。”魏玲說。
不斷探索實踐新路徑
“老師,我想咨詢一下瑜伽課還能報名嗎?”“這學期開的幾個班都已經報滿了,要不您等下學期吧!”“這個課太火爆了,下學期我怕還搶不上,您能再想想辦法么?”“那只能等其他學員自動退課,但是這樣的機會太少了,得看運氣。”“請您記一下我的姓名和電話,要是有空缺一定聯系我。”……這一幕師生對話就發(fā)生在陜西老年大學北校區(qū)。
“雖然已經開學一個多月,但目前三個校區(qū)的招生熱潮仍在持續(xù)。”陜西老年大學教務處處長許建秀向記者介紹道。“疫情期間,我在手機上報了一些興趣班的商業(yè)網課,但沒有老師及時互動指導,而且總有廣告彈出來,學習效果不如線下課堂。”今年61歲的李先生表示。“說實話,我們小區(qū)樓底下就有老年大學,但沒有我想學的課程,而且老師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我還是更愿意來這里學習。”今年57歲的劉阿姨告訴記者。
“其實,對很多老年人來說,老年大學不僅是學習知識的課堂,更是一個社交平臺,是放松身心之處。”陜西老年大學校長白向華表示,近年來,隨著我省對老年教育的大力推動,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現象已有所緩解,但仍然面臨“走出去”的新挑戰(zhàn)。他建議,一方面加強線上、社區(qū)老年課堂的投入和延伸力度;一方面探索老年大學“第二課堂”現場教學模式,將老年大學的課堂搬出校園,搬進小區(qū)街道、田間地頭,通過現場教學、現場實踐、現場點評等形式,更好地鞏固教學成果,讓課堂教學“活”起來、學習氛圍“濃”起來。
“辦好老年大學,與實現老年人老有所為、社會參與有機結合起來,是一個值得高度重視和深入研究的課題。”白向華表示,老年大學是老年人實現老有所為、社會參與的重要載體和最好平臺,服務社會是老年大學重要的培養(yǎng)目標和社會責任,應用所學知識回饋社會、助力發(fā)展是老年學員的心愿。接下來,學校將繼續(xù)探索如何更好地引導學員充分發(fā)揮所學專業(yè)特長,在城市建設、基層社會治理、關心下一代等方面服務社會、貢獻力量。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