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子牧
從很久遠的年代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由鎮(zhèn)坪出發(fā)到重慶巫溪的大寧府運送官鹽,“鹽背子”們要走七天七夜的山路。巴山路,難,難于上青天!“鹽背子”得牢記“上七下八平十一”的祖訓方可得活(向上爬七步一停,向下爬八步一歇,平走十一步休息。所謂的休息,就是用一根與胯齊平的T型拐杖在背簍底部一撐)。搭建在河道兩側懸崖峭壁上棧橋鹽道的歷史,可要比蜀漢棧道久遠得多……
封好的官鹽,每塊60斤,普通體力的人每人背兩塊,強壯一些的背三塊。每一次背鹽人出門與家人都是生離死別,深山里有野獸、土匪,雨、冰、雪、滑坡、落石,腳下一個踩空隨時就沒了性命,所以背鹽人都是用命來糊口養(yǎng)家。從巫溪由鎮(zhèn)坪的“鹽背子”們背出來的官鹽,養(yǎng)活了整個陜南、甘南、湖北,乃至關中地區(qū)的人民……
前些日子上山,查看村里產業(yè)園洋芋的打粉進度,發(fā)現用于搭建雞舍的鋼龍骨沿著產業(yè)路運上來了,共200根,每根50斤。我上肩試了一根,勉強能撐住,但硌得骨頭都疼!一對鄰村的小夫妻,正在往上扛。男的每次獨自背三根150斤,女的背兩根,雙手托起鋼梁的中間部位上右肩,挺腰站起,左手持一根拳頭粗樹棍從左肩膀搭起鋼梁中間的另一端,鋼梁從身體兩側還各長出去有三米,右肩主要負責持重,左肩撐住的樹棍負責掌控角度與平衡。從他們背起的地方到目的地,上下直線距離雖然只有兩百米左右。但坡度絕對在70度以上!沒有路,基本上就是踩著兩個腳印寬的崖石沿曲線迂回往上攀爬。這夫妻倆從早到晚不停,用時兩天,把這200根鋼軌都扛上去了!
想起有一次去拜訪住在青萍山頂的郭中英大姐,早晨九點上山,一路未歇下午兩點半才到達大姐家(迷路N回),喝了幾口水休息了一個小時下山。返程時郭大姐讓兒子給我?guī)罚±钭蛹缈?50斤板栗,居然還能一邊抽著煙哼著小曲兒不時地彎腰屈膝撿拾山路上掉落的野果!近70度的坡度,扛著150斤負重勝似閑庭信步,我當時卻已經連呼吸都費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保爾柯察金的故事固然勵志,和秦巴山里的鄉(xiāng)親們共同生活多多學習,也自然會曉得了。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