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
| 文教

文章本天然 妙手偶得之— —《荷塘月色》微课教学设计

来源: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时间:2022-11-04 08:41:38

  □ 西安市盲哑学校 徐欢

  【教学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一课《荷塘月色》第四自然段。

  【教材分析】

  本篇文章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本篇目位于第一单元第一课。本课选自课文第四自然段,本自然段描写景物的特点在于将描写荷塘和描写月色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出荷塘是月色下的荷塘,突出了优雅、朦胧、幽静之美,使难状之景如在眼前。

  【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景物描写类的文章,但是由于视力缺陷,对于景物描写类文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本节微课将学生分为A、B、C三类,A类是低视力学生;B类是有一定鉴赏基础的学生;C类是感知能力较弱,但可以通常摸读课文的学生。通过分类,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A、B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掌握修辞的运用及对意象的分析。

  C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四自然段,能够总结出本自然段出现的意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赏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味语言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朗读法:通过朗读使所有学生理解本自然段的大意;体味语言美;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体味意境美。

  合作探究法:常规小组合作探讨,低视力学生帮助全盲学生进行理解。

  教具辅助法:需要借助荷叶等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亭亭的舞女的裙”等关于荷叶的描写;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从视觉(低视力)和听觉方面(全盲)弥补视力缺陷,唤醒鉴赏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修辞的运用

  【教学难点】体味语言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关于荷花的诗词导入(轻音乐)

  教师:同学们,关于荷花,你们都知道哪些古诗名句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杨万里笔下荷花艳丽的样子;“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是杨万里笔下荷花萌芽状态柔美的样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周敦颐笔下荷花的高洁品质。

  同一景物在不同人的眼中有不同的特色,这正印证了王国维先生那句“一切景语皆情语”。今天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的脚步去看看他笔下的荷又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1.荷塘月色

  教师:请同学们默读课题,并齐读。

  二、复习巩固

  教师: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正音摸读,并对课文的写作脉络进行了梳理。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甲预设说:你说作者根据出家门、观荷塘、回家门的路线写的。

  学生乙预设说: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观赏荷塘获得宁静。

  教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说明都花时间去复习巩固了。老师总结一下(展示PPT):1自然段:在家中感到颇不宁静;2-3自然段:途经小径寻求宁静:4-6自然段:观赏荷塘获得宁静;7-8自然段:回到家中不宁静。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导入,使学生能够回忆起作者在写作时心情的变化,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在观荷塘时的短暂宁静。

  三、赏析第四段

  教师:作者在家中颇不宁静,去观赏荷塘获得了片刻宁静,是怎样的荷塘让朱自清能够获得内心的宁静?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第四段对荷塘的描写。(过渡)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一段描写了荷塘的哪些景物(教师引导C类学生完成)

  明确:荷叶 荷花 荷香 荷波 流水(PPT展示,低视生进行观察,全盲学生对荷叶教具进行触摸)

  设计意图:学生基本能够概括出本自然段中的意向,需要通过教具辅助来弥补视力缺陷,也为后面低视力学生帮助全盲学生学习奠定基础。

  2.学生再读课文,分享喜欢的景物或者句子(指名C类学生读,并指导)

  3.荷叶:

  (1)齐读一、二句

  (2)解释弥望(满眼都是)、田田(田田是一个同义词,不是吃起来甜甜的,是田地的田,在这里形容荷叶相连的样子,这个词借鉴于古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表明叶子非常“多”

  (3)荷叶教具展示

  ·低视生在自身实践经验和刚才多媒体观察的基础上讲一讲荷叶的样子。(A类学生帮助B、C类学生进行理解)

  ·教具再次展示。教师语言引导:同学们摸到了杆,杆上面有一个圆的叶子。

  (4)第二句修辞是什么?作者是怎样描述荷叶的呢?(分小组讨论,总结)

  ·比喻。将荷叶比作亭亭的舞女的裙。

  ·亭亭:亭亭玉立、亭亭净植,非常端庄。形容体态修长的美女或挺拔秀丽的花木。

  ·舞女的裙是什么样的?(C类学生挑战性题目)

  预设:女生说:“随着音乐的舞动,裙摆会飘起来,像刚才摸的荷叶一样。”

  小结:以动写静的手法赋予荷叶随风飘动的姿态。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交流和问题诱导,循序渐进帮助学生理解荷叶的外观及特征。

  4.荷花

  教师:观赏完荷叶了,下面一起欣赏荷花的样子(过渡)

  (1)生读

  (2)这一句中作者写了荷花什么特征?(荷花教具展示,学生通过发动触觉和嗅觉感知,对荷花教具进行初步感知,接着进行自主探究)

  ·零星的:说明花不多

  ·袅娜和羞涩这两个词在修辞上使用了什么手法?——拟人

  ·两个词是什么意思(C类学生根据文章注释,教师引导进行回答)

  袅娜:柔美的样子

  羞涩:多用于女孩子

  教师:同学们,羞涩是什么样子?预设:脸红红的,低着头,不敢见人。荷花的羞涩,是在说什么(预设:含苞待放)。写出娇美的姿态和羞涩的神情。

  接下来作者还怎么描写荷花?(过渡)

  (3)三个比喻句分析

  ·生读

  ·分别将荷花比作什么?明珠、星星、刚出浴的美人,逐个进行赏析。

  赏析一:明珠:珍珠。

  低视生:见过珍珠,摸起来很光滑,有光泽。用明珠来形容荷叶的光泽。

  赏析二:星星有什么特征?低视生:星星很亮,一闪一闪的。

  教师:明珠有光泽、星星也有光亮,作者这样描写会不会显得重复?

  明确:不会。我们刚说了星星是闪闪发光的,正如荷花在月光的照耀下忽明忽暗、若隐若现的状态,用星星来比喻又突出了荷叶与明珠不一样的地方。

  赏析三:刚出浴的美人: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刚出浴的美人是什么样子的?学生:害羞、有线条美。

  明确:照应了前面袅娜和羞涩,姿态柔美、神韵娇羞。

  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学生读比喻句(两次,读出温婉柔美的感觉)

  ·教师指导读 学生再读

  教师引导:以上两个景物都是通过视觉观察到的事物,总结为:观荷

  5.荷香

  (1)学生读“微风过处”一句。这个句子听起来就很美,美在哪里?

  学生甲预设说:闻到的荷叶的香味。

  学生乙预设说:氛围感特别强。

  (2)道具展示,学生闻荷香。一是闻教具荷叶和荷花,二是闻干荷叶制作的茶(干荷叶茶的荷叶香味更浓烈,更方便学生进行感知)。

  学生谈感受:有青草的香味,沁人心脾

  教师总结:炎热夏天的夜晚,一阵风飘过,送来缕缕清新的荷香,全身上下都会感觉到凉爽、舒服,沁人心脾。

  (4)将缕缕清香比作什么?——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

  学生甲预设说:清香是闻到的,歌声是听到的;学生乙预设说:清香是嗅觉感官,歌声是听觉感官。

  教师:我们将一种感官感觉转化为另外一种感官感觉,在修辞上叫作通感。

  拓展:同学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将一种感觉转化为另一种感觉的经历?

  学生甲预设说:关于颜色。颜色我们是没有概念的,但感觉是有温度的。通常用冷色调、暖色调来形容。

  学生乙预设说:你笑起来真甜。

  教师:通感让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

  (5)缕缕清香和远处高楼上的歌声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合作探究)

  明确:一方面,时断时续、似有似无,微风吹拂就能闻到,体现出荷叶的清香淡雅;另一方面,歌声的缥缈正道出了荷香余音袅袅、回味不绝、香远益清的感觉。多么优雅与宁静的夜色啊!

  教师引导:荷香是通过嗅觉体味到的事物,总结为:闻荷

  6.荷波

  (1)生读低视生观察PPT动态视频,全盲学生认真听视频中有荷叶波动时相撞的声音。引导学生通过声音的传动来理解“荷波”的景象。

  (2)运用了什么修辞?

  明确:比喻的修辞。将荷花与叶子在微风吹拂下颤动的速度比作是闪电,一瞬间就传到荷塘的那边去了。听到有同学说跟风吹麦浪很像。体会得很细心。

  7.流水小组合作鉴赏(A类学生与B、C类学生进行感官互补)

  提示学生赏析要素:修辞、意境。(PPT展示情境,并伴随微微流水的声音)

  脉脉:含情脉脉,不是默默付出。修辞上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在这里作者能看见水吗?——看不见。那为什么还形容流水脉脉?

  作者的主观意识,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夜晚,一切都是那么地柔美,自然而然赋予流水含情脉脉的样子。看不见流水的时候更显示出叶子美的姿态了。

  教师引导:荷波和流水主要是通过听觉进行的描写,总结为:听荷。

  四、表现手法探析

  1.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

  2.在用词上还有什么特征:善用叠词。

  曲曲折折(荷塘狭而广曲径通幽)

  田田(数量多)

  层层(层次感错落有致)

  缕缕(阵阵飘香)

  ——增强语言的柔美感,深化物态的形象感,富有音乐美。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提升性环节,通过表现手法的探析,有效帮助所有学生理解课文写作方法。

  五、总结

  这样的月色,通过观荷、闻荷、听荷,作者的心灵已经深深陶醉在这样一个宁静淡雅、沁人心脾、清新柔美的夜色中,自然而然地就获得了些许宁静。

  教师: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面请同学们用同样的鉴赏方法去预习赏析第五段。

  六、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和文章所体现出的意境美;帮助低视力学生系统构架第四自然段的结构图,更好地理解、鉴赏课文内容。

责任编辑: 吴佳蕊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61120180014
备案号:陕ICP备13008241号-1
新闻热线:029-63903896
各界导报社 各界新闻网
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