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六十七載如一日,像一名戰(zhàn)士,沖鋒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宣傳第一線;不忘初心,它可以讓一個人,退休之后,培養(yǎng)出博士49名,出版著作、教材40余部,發(fā)表論文200余篇;不忘初心,它可以讓一個人,鮐背之年,滿懷使命擔當開始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他,就是我國著名中共黨史學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紅色理論家”的東北師范大學原副校長鄭德榮。
理想
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理想,是人們?yōu)橹簧^斗的,過程中必然有艱辛,但艱辛中更多的卻是歡樂,追逐理想的完美,不在于結果,重要的是過程。人生的完美,是靠我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的,有結果固然可喜,失敗也也要從中找到原因,繼續(xù)奮斗。很多成功的人,他們并非生下來就是超出常人的天才,但是他們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帶給他們力量,使他們的人生充滿光輝,絢爛多彩。
作為一名品格高尚的世紀老人,他把“理想”作為座右銘,將理想信念融入人生追求、學術研究以及教書育人中,生命不息、奮斗不止。90歲之后,他仍然堅持學術創(chuàng)新,將研究方向拓展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上來,發(fā)表了多篇高水平理論成果。“工作需要,就是我的理想。做什么愛什么,干什么學什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是銘刻在心的信條。”幾十年來,鄭德榮把個人融入時代、將信仰融入生命,在知識的海洋里劈波斬浪,人生的征帆始終沿著正確的航向,駛向理想的彼岸。
追夢
錢鐘書曾說:我們對采摘不到的葡萄,不但想象它酸,也很可能想象它分外地甜。只是太多太多的人習慣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慢慢的,我們更偏向于去嘲諷,去譏笑,那些放手一搏卻頭破血流的人,卻忘記了該如何踏出自己那方窄小狹隘的天地,去真真正正的為自己好好活一次。
夜空中那顆最亮的星,不遠不近,這么多年始終如一,我們只待去采摘,伸手的距離太過遙遠,但有夢的你,遲早會登錄上去,無關任何情景,只因有夢的你有勇氣更有自信能喊出,那是屬于我的星,只有我才是那遙遠星辰的唯一主人,讓它不再遙遠。懷著追逐心中夢想的信念,把個人融入時代,把研究融入生命,鄭德榮教授用畢生經(jīng)歷踐行著一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的錚錚誓言,正如他生前所說:“我想研究中共黨史這個學科的特殊性,就規(guī)定要求你必須在政治上有堅定理想信念,在思想道德上必須有高尚的情操,否則的話你不配為中共黨史的一個教師。”作為全國高校最早三個中共黨史博士點之一的奠基人,鄭德榮教授從教67年來,還把自己的所思、所學、所研、所得傳授給每位學生。他招收博士生開學的第一課,不是講授專業(yè)知識,而是規(guī)定學生的政治標準,要始終堅持堅定的政治方向。鄭教授的學生劉世華告訴記者:“第一次課就告訴你做什么樣的人,上完課我挺激動的,你怎么研究,之后就把這個帶到整個教學過程來。”
他是一個追夢的人,而我們不能成為只會想夢的人!夢想是要不斷追尋的,是不管多么艱辛都要去得到的。追夢的途中,每一次的磕絆都不足以成為你駐足的理由,只有當你真正實現(xiàn)的時候,你才能停下來,細細回味。
正如一首歌中所唱的:“最初的夢想,緊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樣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夢想,絕對會到達,實現(xiàn)了真的渴望,才能夠算到過了天堂。”
擔當
從古至今,擔當已然與我們的生命緊密緊密相連。古時帝王,即位后勵精圖治,使百姓安居樂業(yè),這不正是本著“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負責精神嗎?二戰(zhàn)結束,德國作為戰(zhàn)敗國之一,內外交困。然而,時任總理的勃蘭特,為贏得其他國家的原諒,積極外交。華沙死難者紀念碑下的一跪,不僅震驚世界,更換回了德國的發(fā)展,昭告了世人德國的擔當。
干頂天立地事,做舉旗亮劍人,書生報國,唯有道德文章,留校僅4年,鄭德榮就出版了第一部學術著作《中國共產(chǎn)黨是怎樣誕生的》。漫長的學術生涯,鄭德榮似一棵黨史研究領域的常青樹,蒼翠挺拔。67年來,他共撰寫具有重要影響的學術著作和教材50多部,發(fā)表高水平論文260多篇。1983年,他成為全國高校中共黨史學科最早的4位教授之一;1986年,他成為全國高校中共黨史學科首批3位博士生導師之一;1991年,他帶領的東北師范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在教育部直屬院校147個社科研究機構的評估中名列第一……
“史論結合、以史立論、以論見長。”他的很多成果,提出獨到見解,填補學術空白,匡正傳統(tǒng)觀點,曾得到胡喬木、胡繩等著名黨史學家的充分肯定。他撰寫的《毛澤東思想史稿(修訂本)》,更是開創(chuàng)了研究毛澤東思想史科學體系的先河。
我們應該學習鄭德榮先生,讓勇于擔當?shù)木窕氐轿覀兊募珙^上,彼岸的花朵定會絢麗綻放。
堅持
堅持作為一名守衛(wèi)真理的“紅色理論家”,他堅定地樹立了馬克思主義信仰,把一生都獻給了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事業(yè)。面對時代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不斷訴求,他筆耕不輟,始終以過人的政治膽識、巨大的理論勇氣去回應質疑,堅持用真理作為前行的坐標;堅持作為一名勤奮創(chuàng)新的學者,他是中共黨史學科的一面旗幟,他把創(chuàng)新作為學術研究的不懈追求,潛心探索,精益求精。在67年的學術生涯中,他出版學術著作4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260余篇,多項研究成果填補了學術空白,在海內外學術界享有崇高聲望;堅持作為一名默默耕耘的園丁,他堅守在教學一線,為人師表,甘當人梯,把自己的所思、所學、所想、所研、所得傳授給每一個學生。1986年從領導崗位退下來之后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33年來,他培養(yǎng)了49名博士生,培養(yǎng)的學生中多人成為中共黨史學科和毛澤東思想研究領域的教授、博士生導師,成為社會各界領軍人才;堅持作為一名品格高尚的世紀老人,他把“理想、追夢、擔當、堅持”作為座右銘,將信仰融入人生追求、學術研究以及教書育人中,生命不息、奮斗不止。90歲之后,他仍然堅持學術創(chuàng)新,將研究方向拓展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上來,發(fā)表了多篇高水平理論成果。
見賢思齊
2018年5月3日,92歲的鄭德榮離開了這個世界,斯人已去,他留下的不僅是寶貴的真理和知識,更是不竭力的精神財富。他教會了我們見賢思齊、向賢者看齊、向賢者學習,心中有理想、有夢想、有擔當、有堅持,不因現(xiàn)實復雜而放棄夢想,不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逐。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定邊縣楊井鎮(zhèn)人民政府 張寧)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