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央人用網(wǎng)子捕到一只伏了,放在新扎的蟈蟈籠里。它很嬌羞,無論如何挑逗,都不肯出聲。待你等不及轉(zhuǎn)個身走遠了,走久了,它會突然叫起來,“伏—了—伏—了—”,還沒完沒了
□ 周存亮
初見伏了,驚艷于它的嬌小精致。
我曾循著聲音,在院子?xùn)|邊那棵老榆樹上第一次看到伏了。它和蟬形狀一樣,大小卻不及蟬的一半,髻更突、羽更薄,背上滿是青綠色的斑塊,乍一看,像一件玉器珍玩。它伏在榆樹上,和樹皮幾乎同色,如果不鳴叫,即使走到跟前,也難以發(fā)現(xiàn)。
伏了的叫聲低沉幽遠,高一聲低一聲,長一聲短一聲,為滿眼青綠的夏日增添了別樣的韻味。聽得久了,能應(yīng)景似的幻聽成各種意境:少年時,聽著很像在老街路過的救護車,“嘀嘟嘀嘟”地彰顯著分秒必爭的急促;后來,又像電視里那弓腰駝背的打更者,不停地吆喝“天干地燥,小心燭火”;很多時候,又像課堂里的老師,邊敲桌子邊喊“伏天要完了,伏天要完了”,提醒我們珍惜時間,努力學(xué)習(xí)。
伏了太小,是不能像粘知了那樣去捕捉的。小時候,孩子們大多在粘知了的竹竿頂端綁上一張捕蝶網(wǎng),像捉蝴蝶一樣,小心再小心地候它闖進網(wǎng)里。伏了多在高處,又行動迅捷,很少能捕得到。我曾央人用網(wǎng)子捕到一只伏了,放在新扎的蟈蟈籠里。它很嬌羞,無論如何挑逗,都不肯出聲。待你等不及轉(zhuǎn)個身走遠了,走久了,它會突然叫起來,“伏—了—伏—了—”,還沒完沒了。
年少的記憶中,伏了是堅持時間最長的樂手。到了八月,在滿世界的秋蟲唧唧聲中,依然有伏了在嘶啞著喉嚨歌唱,那么執(zhí)著,那么美麗,又那么悲壯。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