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尚飛林
讀書是人活著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有的人讀大書,長知識;有的人讀好看的書,娛樂自己;有的人則讀一些實用的書或者文字,增加點經(jīng)驗,指導自己生活。作家們的讀書就是另一回事了,一定有學習、借鑒在里頭,沒準在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就能用得著。不是就有“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的說法嗎?而在我看來,無論哪一種讀書都是好的,是延續(xù)文明、交流思想的最好方式。
我讀的書很雜,詩歌、散文、小說、人物傳記什么都看,當然也包括音樂方面的書籍。年輕的時候讀書,好像是偏重于外國作品和中國二三十年代的作家,比如但丁的《神曲》和莎士比亞、雨果、巴爾扎克、屠格涅夫、托爾斯泰、海明威、川端康成等;中國的四大名著和魯迅、巴金、茅盾、錢鐘書、沈從文等。因為一直喜歡寫詩,所以詩歌是我讀得最多的,比如歌德、雪萊、拜倫、萊蒙托夫、艾略特、普希金、葉賽寧、泰戈爾、葉芝、聶魯達等;還有中國的徐志摩、聞一多、戴望舒以及改革開放初期的北島、楊煉、江河、顧城等。也會讀如弗洛伊德、海德格爾這樣不好啃的書籍。不是一下子讀完,而是慢慢讀、隨性讀。
考大學時,我在綏德一所學院補習,結(jié)果被圖書館里的藏書吸引,瘋狂讀書,書是讀了不少,大學卻沒考上?,F(xiàn)在想來,那個時候拼命讀書,其實比上大學有用,如果再晚一點讀,就沒有那種精彩和美好的感覺了。我后來的知識結(jié)構(gòu)和創(chuàng)作思想,都是那個時候形成的,至今一直未有大的改變。
近幾年,由于工作壓力大、創(chuàng)作任務(wù)多,所以書讀得并不多,但還是有幾本書對我的影響比較大。一是王安憶的《長恨歌》,二是熊召政的《張居正》和《大金王朝》,三是陳彥的《主角》?!堕L恨歌》的細膩精彩絕倫,對上海女人的刻畫入木三分,語言故事都是吸引人的,一口氣就讀完了。熊召政的兩部作品,一部是寫明朝政治家張居正的,另一部是寫北宋滅亡歷史的。前者把宮廷錯綜復(fù)雜的斗爭中,張居正的精明、睿智和悲慘結(jié)局寫得淋漓盡致,歷史人物個個栩栩如生,實屬不易;后者寫游牧民族的馬蹄瘋狂踐踏大宋的江山,無論你的宋詞多么美艷,無論你的土地多么富庶,無論你擁有多少財富,在戰(zhàn)爭面前都一文不值。最后,陳爾栻?qū)χ蓱z兮兮的趙佶一句“你看蒼天放過誰?”更是振聾發(fā)聵。喜歡《主角》的原因大概與我從小在文藝團體長大,又在歌舞團工作多年有關(guān)。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要去三沙市南海島嶼采風,硬是把厚厚的幾本書裝進旅行箱里,旅途中流著眼淚讀完。由于與陳彥相熟,所以激動地給陳彥發(fā)短信說一定會獲得茅盾文學獎。后來《主角》真的獲獎,我對自己的判斷很是欣賞了一陣子呢。
倡導讀書是好事,但什么都不能強求,水到渠成才是最好的結(jié)果。多年來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了指標和任務(wù),所以要把讀書也量化,這是很不合適的。我見過陜北的老人,他們一生沒有讀過書,大字不識幾個,卻從來不會罵人,對子女也不會有一句不好的語言,善良和溫暖就寫在臉上。這種人格的力量是強大的。讀書是為了明理,但理在有些高貴的生命中是與生俱來的,那種高貴,甚至會讓讀書人羞愧。讀書,無非是要找回人性中丟失的東西,回到生命的源頭。因此,讀書的時候如同面對音樂,心靜如水,體會那些直擊靈魂的精神,可能會為一個字而淚流滿面。如此,就是聽到了內(nèi)心深處的呼喚,人性最脆弱的情感被觸動,是在讀自己,讀永遠不可知的神秘和渴望。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用三首詞來捋清人生的三境界:第一境“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晏殊《蝶戀花》);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戀花》);第三境“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這又何嘗不是讀書的三境界?讀書,乃至讀風雨、讀山讀水、讀天地萬物……也許就是讀書的最終目的吧!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wǎng)只是轉(zhuǎn)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