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3日電歷經12年打磨,由張同道執(zhí)導、北京師范大學紀錄片中心跟蹤拍攝的紀錄電影《零零后》將于9月3日正式公映。自2006年起記錄拍攝的影片,最終以平行剪輯手法呈現出兩位“零零后”主角——池亦洋與王思柔在成長過程中的煩惱及重要時刻。而影片對于“零零后”成長相處議題的展示,也與近期由電視劇《小歡喜》及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引發(fā)的家庭教育熱議不謀而合。
9月2日,《今日影評》特邀中科院心理所兒童發(fā)展心理學博士羅靜做客節(jié)目,結合即將上映的紀錄電影《零零后》及近期熱門的《小歡喜》《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影視作品,與觀眾朋友共同探討“零零后”家庭相處話題。
“零零后”呈現多元特點環(huán)境急劇變化或為動因
2018年,第一批“零零后”已然成年。新一年開學季又至,近期不少影視作品也都默契地聚焦于這一群體。在紀錄電影《零零后》中,從小想當英雄的“孩子王”池亦洋,歷經徘徊,終于經由橄欖球運動找尋到人生方向;而看似特立獨行的王思柔,則在只身出國留學后遭遇挫敗。在《今日影評》節(jié)目現場,羅靜在綜合影片內容及自身研究后表示,“零零后”這一代人非常多元化,其優(yōu)勢也特別明顯。
談及“零零后”群體多元化的特點,羅靜向《今日影評》具體闡釋道,其出現的原因在于社會的整個環(huán)境在發(fā)生著劇烈而快速的變化,享受著優(yōu)越條件的“零零后”們可以接觸到世界上的任何信息,可以更為多元化地看待人生、看待世界。對于片中各得其所的兩個“幸運”的孩子,羅靜以心理發(fā)展觀點對《今日影評》指出,18歲是一個孩子自我認同感形成的時候,即了解到“我是誰”、“我能做什么”和“我想做什么”等問題的時候,讓他們承認自己的個體、個性其實是很難的,需要家長的引導。
理解式教育促“零零后”發(fā)展 遇育兒矛盾宜協(xié)商面對
對于這批正處于青春期叛逆節(jié)點的“零零后”而言,他們需要家長在相處過程中的正確引導。面對《今日影評》的鏡頭,羅靜以《零零后》中池亦洋的父母為例,指出他們從未因為孩子幼時調皮而施以否定的批評和標簽,相反給出了很多支持和理解。對于池亦洋對橄欖球運動的選擇,羅靜向《今日影評》表示,池亦洋的父母一直在促進孩子男性力量的發(fā)展,令孩子達到身為男孩子的標準。在羅靜看來,“零零后”孩子們很有想法、很有目標、很有追求,父母需要肯定、支持和尊重他們,并為他們目標的實現打下基礎。
對于片中另一位主角王思柔的成長教育經歷,羅靜也對《今日影評》分享著自己的看法。在她的觀察下,柔柔媽媽希望女兒追求快樂,而柔柔爸爸則更偏向按部就班的約束。在羅靜看來,意見相左的父母二人可以坐下來去商量,應該共同面對育兒矛盾,而不是固執(zhí)己見。關于片中柔柔的狀態(tài),羅靜對《今日影評》坦言,柔柔父母對在寄宿家庭受到打擊的女兒太過放心的態(tài)度令她擔心,或許更應該采取“保護性撞墻”的理念,即要施以保護,避免孩子在“撞得頭破血流”后喪失生活激情。
《小歡喜》展示可怕“吞噬性教育” 《哪吒》親子游戲促進理解互動
近期,探討家庭教育議題的電視劇《小歡喜》引發(fā)社會熱議?!督袢沼霸u》欄目組也在現場節(jié)取了劇中宋倩沒有給孩子留有空間、幾乎“吞噬”孩子的段落。對于這種家庭相處的錯誤模式,羅靜對《今日影評》表示盡管表面上母親對孩子風平浪靜、語重心長,可實際上她所說的都是在否定孩子,這種“吞噬性教育”是非常可怕的。相對地,羅靜在《今日影評》節(jié)目現場以熱映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李靖對哪吒的關愛模式作例,強烈認同著這一深沉的父愛表達方式。
談及《哪吒之魔童降世》,其中母親陪哪吒踢毽子的橋段也在《今日影評》節(jié)目現場引發(fā)了主持人與嘉賓的共鳴。對此,羅靜向《今日影評》表示,孩子無論年齡大小都愛玩游戲、也需要靠游戲發(fā)泄與表達。在她看來,合作類與競爭類兩種游戲模式,其實與社會模式是對等的,對于父母而言就可以依靠社會角色扮演類的游戲與孩子互動,對于孩子而言將是相當受用的。羅靜對《今日影評》指出,孩子成長的軌跡,在背后真正表述的其實是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和態(tài)度,所謂親子之愛一定要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
據悉,電影文化評論類日播欄目《今日影評》每周一至周五晚22:00檔于CCTV6電影頻道播出。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