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李治亮主動請纓,成為了清澗縣政協派駐老舍古便民服務中心應則溝村駐村工作隊的一名隊員,開啟了駐村生活。在2023年駐村工作隊輪換之際,他再次向單位提出繼續(xù)駐村的要求,自此他從隊員成為了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
李治亮白天走訪群眾,拉家常、談農事、話發(fā)展,晚上再把群眾的所思所盼,整理記錄在案。一遍遍的走訪、一通通的電話,讓他找準了“老齡化問題突出、產業(yè)發(fā)展不均衡、服務水平需要提升、人居環(huán)境有待改善”四個制約應則溝發(fā)展的問題。他深知解決這些問題,不可急于求成,必須錨定目標,循序漸進,最終在縣政協的指導支持下,應則溝村開啟了“三步走”的振興之路。
把民心捂熱 不斷夯實駐村工作基礎
作為駐村第一書記,李治亮把民心和民生放在了首位,依托政協優(yōu)勢和政協力量,結合村情實際和群眾所需所盼,制定了《應則溝村“為民辦事”行動計劃》。運用“群眾點菜、支部派工”機制,每月組織集體活動,圍繞方便群眾做好事、對照群眾需要解難事、聚焦群眾困難辦實事,真正回應關切、排憂解難。工作隊邀請縣政協領導和部分政協委員、愛心人士舉辦了“‘義’不容辭·愛心有我——政協委員在行動”活動,將義演、義診、義剪和表彰慰問有機融合,為村民送上了一片真情。
為切實推動防返貧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順利開展,持續(xù)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李治亮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探索,形成了應則溝村防返貧動態(tài)監(jiān)測“四個一”(一問、一查、一議、一幫)工作法,通過該工作法精準識別、因戶施策。邊緣易致貧戶白艷東因女兒患病被納入監(jiān)測,通過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等,促使家庭收入持續(xù)穩(wěn)定,沒有返貧;村民曹永紅因病成為了脫貧不穩(wěn)定戶,通過就業(yè)扶持、享受低保、醫(yī)療保障等措施,減輕負擔,確保不會返貧。
把產業(yè)搞好 切實推動群眾增收致富
產業(yè)興旺是鄉(xiāng)村振興的重頭戲。應則溝村山大溝深、地少分散、勞力短缺,隨著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在家老人沒有能力管護,導致村里很多棗林撂荒或者出現病變。李治亮緊緊抓住這個產業(yè)發(fā)展的“牛鼻子”,謀定而動,提出了大力發(fā)展酸棗嫁接、黑牛養(yǎng)殖、紅梅棗栽植的思路。他圍繞酸棗嫁接項目調查研究,到酸棗種植基地考察學習,同酸棗專班技術人員交流,與清澗道合中藥材種植公司積極對接,通過學習討論、反復研究,他認為酸棗嫁接開發(fā)優(yōu)勢明顯可以推廣。
實施酸棗嫁接項目最大的難題是棗林流轉,核心還是群眾工作。對此,李治亮從村兩委班子入手,采取“單獨談心+開會宣傳”的形式,向大伙宣傳利好優(yōu)勢,經過駐村工作隊與村委會40多天的團結協作,終于做通了村民的思想工作,自愿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簽訂了棗林流轉合同。2023年9月,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與道合公司簽訂了棗林流轉合同,租金每畝每年100元租期十年,目前第一批租金全部兌現到位,村民分紅收益達15.02萬元。去年至今,隨著酸棗嫁接項目的全面鋪開,村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工作,實現了打工不外出,增收不發(fā)愁!
把好事辦實 努力解決村民養(yǎng)老問題
應則溝村常住人口46戶73人,60歲以上老人就有59人,其中空巢老人12人。李治亮走訪時發(fā)現,村里很多老人最大的困難就是要自己做飯,而外出打工的中青年最擔心的也是老人自己在家,做飯吃飯不便。針對群眾面臨的這些困難,李治亮萌生了建設幸福院的想法,并把這事記在心里、抓在手上。
經過多方爭取、各方協調,村里向縣民政局爭取到了應則溝村幸福院建設項目。而建設選址地因之前有租賃協議,要向租戶做出賠償才能盡快啟動幸福院建設,為此駐村工作隊和村委負責人共同墊付了賠償金,徹底解除了合同,促使幸福院能夠順利開工。之后,在縣政協和老舍古便民服務中心的幫助支持下,村里向縣財政局報送了后續(xù)改建項目資金申請,向縣老齡辦申報了老年灶項目,目前幸福院建設正在有序推進,預計年內可正式運行。
青衿之志,履踐致遠。兩年來,李治亮用實際行動推動應則溝村朝著全面振興大步邁進,得到了群眾和各級組織的一致認可。“駐村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為群眾服務的時間是無限的。我希望自己能當好基層黨建指導員、糾紛調解員、民困幫扶員、政策宣傳員,努力給應則溝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談及未來的工作,他有著自己的想法,在鄉(xiāng)村振興的道路上,李治亮正不斷解鎖基層成長之道,踔厲奮發(fā)、勇毅前行!(記者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