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闻网讯(记者 许鹏)6月1日,榆林市召开第九场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就“榆林市开展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的成效如何”榆林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马宏革答记者问。
开展不见面开标。投标人无需到达开标现场,在线完成开标签到、文件解密、结果查看和音视频互动等,减少了投标文件打印装订。既节约了开标现场的有关费用,又节约了投标人的时间、交通、住宿、纸质文件等投标成本,真正实现了投标“零跑腿”。
开展远程异地评标。打破地域空间限制,将招标人、投标人与评标专家从地域上最大限度地隔离,有效遏制评标中存在的“熟人效应”,进一步维护了交易的公正性。同时,通过系统随机抽取异地评标专家,实现专家资源共享,有效解决了榆林市评标专家资源不足的问题。
马宏革表示,常态化开展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是近年来榆林市招投标领域全面推行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的一个典型特征。此举措减轻了市场主体负担,降低了社会成本,吸引了更多的潜在投标人参与竞争,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导向。进一步落实了“放管服”改革创新,使公共资源交易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服务更优。
据了解,截至2023年4月底,榆林市累计为53150余户企业4399个项目标段提供不见面开标服务,累计为投标企业节约费用10670余万元。去年以来,累计开展远程异地评标255场次,其中省内250场次,跨省5场次。